古代士兵打完仗致死率超極的“卸甲風”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W人 

古代士兵不只是在戰場上才面臨死亡危險,在打完仗以後,如果處理不當,也會有喪命的危險。其中,致死率最高的當屬“卸甲風”了。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卸甲風主要是因爲戰士卸甲之後,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中風而導致士兵暴卒。這樣看似奇怪的現象並不是空穴來風,據說,明朝的開國將軍常遇春在正值壯年時軍中暴卒,原因就是因爲卸甲風。

(一)卸甲風:身體外部環境突變引起的中風

我國古代,士兵們在戰鬥的時候,身上都會穿着厚厚的鎧甲,用於抵擋敵人的進攻。鎧甲的效果一般和重量是成正比的,明朝時,士兵們的鎧甲重量大致在四十斤左右,將軍的則更重。所以,同樣一個人,身上穿沒穿鎧甲,身體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古代士兵打完仗致死率超極的“卸甲風”是什麼?

在較熱的天氣下進行征戰,身體會大量出汗,由於身上穿着鎧甲,所以汗很難被排出和蒸發,會造成血液流速加快,血管膨脹。如果回到軍營之後迅速地脫掉鎧甲,就會造成身體環境急劇變化,在風吹的作用下,血管會急劇收縮,心臟供氧不足,呼吸和血液流通都出現問題,從而引發人的心腦血管疾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和肌肉無菌性炎症,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二)常遇春:因“卸甲風”而死的典型案例

關於卸甲風的故事,最有名的當屬明朝的開國大將常遇春。朱元璋殺功臣的行爲非常出名,但他爲什麼沒有殺常遇春呢?那是因爲常遇春英年早逝,在朱元璋當皇帝之後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年僅39歲,他的死因並沒有明確記載,史書上只說是暴卒于軍中。

常遇春是朱元璋的急先鋒,洪武二年被派遣率軍北伐,在柳河川病逝。當時常遇春是沒有疾病的,否則也不會成爲三軍主帥進行北伐。而且常遇春去世的時間爲七月七日,正值盛夏,天氣炎熱,正是軍中“卸甲風”的高發期。

古代士兵打完仗致死率超極的“卸甲風”是什麼? 第2張

此外,常遇春的最大特點就是脾氣暴躁,在軍中行事一向我行我素,人們經常將他比作是三國時期的猛張飛。民間傳說,常遇春經常在戰鬥結束回軍營之後立刻進行卸甲,而軍中的其他人迫於常遇春的淫威,無人敢管。在上述這兩點的猜測之下,常遇春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死於“卸甲風”。

綜上所述,在古代人的打仗結束後,由於急於卸下鎧甲,會讓許多士兵喪命。其主要原因是由於身體環境突變而引起身體中風,會觸發心腦血管疾病而引起猝死。而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在軍中英年早逝,就是因爲卸甲風的緣故。由此可見,鎧甲是一個雙刃劍,使用得當可以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使用不當也會讓士兵們因爲鎧甲而喪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