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推翻秦朝後,爲何反而要分封劉邦漢王呢?

本文已影響5.3K人 

項羽推翻秦朝後,實現的就是分封制。劉邦自己就是項羽分封的漢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劉邦在與項羽爭天下的過程中就是以漢王的身份與項羽抵抗。劉邦戰勝項羽後,分封制並沒隨着項羽的滅亡而滅亡,相反,在這個過程中,劉邦還分封了不少諸侯王。

如英布就是項羽分封的九江王,劉邦戰勝項羽後,改封英布爲淮南王。張耳是項羽分封的常山王,劉邦後來改封張耳趙王。

韓信佔領齊國後,劉邦分封韓信爲齊王,後來改封爲楚王。彭越原來是魏國的相國,魏王豹死後,劉邦改魏國爲樑國,封彭越爲樑王。

燕王臧荼、吳王吳芮等是項羽分封的,韓王信是劉邦後來分封的。

以上七個諸侯王,在劉邦還是漢王的時候就存在,劉邦消滅項羽後,這些諸侯王佔有地盤,手握兵權,劉邦一時難以撼動,只得允許其存在。

歷史的經驗教訓讓人捉摸不透。

項羽推翻秦朝後,爲何反而要分封劉邦漢王呢?

郡縣制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首創,他的進步意義並沒有顯現出來,人們對其進步意義也缺乏認識。

秦朝對郡縣制就一直爭論不休。

復古派淳于越就贊成分封制,建議秦始皇分封自己的子弟爲諸侯王,對此,李斯表示反對。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意見,實現郡縣制。

可是秦朝實現郡縣制,卻是個短命王朝。周朝實現分封制卻是歷史上第一個鼎盛的王朝。周朝歷時幾百年,一直爲人們津津樂道。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來看,到底是分封制具有優越性,還是郡縣制具有優越性,當時的人們難以下結論。

三,劉邦心態複雜。

面對七個諸侯王的存在,劉邦的心態很複雜。項羽分封天下,項羽自己分封爲西楚霸王,以此區別於諸侯王。劉邦現在是漢王,與英布的淮南王、韓信的齊王、彭越的樑王沒有區別。

爲了顯示自己與衆不同,劉邦玩弄手段,讓英布、韓信、彭越等一衆諸侯王推舉自己做皇帝。劉邦做皇帝的心理顯示劉邦企圖如秦始皇那樣,實行中央集權制,讓權力高度集中。

劉邦做了皇帝后對於那些諸侯王如芒在背。劉邦又捏造種種罪名,先後剿滅了燕王臧荼,韓王信、楚王韓信、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

劉邦剿滅這些諸侯王后,順勢推行郡縣制,國家內部就不存在分封制了。但是劉邦沒有順勢而爲,而是在剿滅異姓王的同時,又不斷冊封自己的子弟爲王。國內仍然存在分封制。

劉邦爲什麼在剿滅異姓王后,仍然封自己的子弟爲王呢?

項羽推翻秦朝後,爲何反而要分封劉邦漢王呢? 第2張

這同樣表現了劉邦的複雜心態。

劉邦擔心實行中央集權制會遭到地方勢力的反對,朝廷一時無法應對,所以繼續封自己子弟爲諸侯王,企圖藉助自己的子弟來拱衛京城。西漢最初的幾代帝王都有如同劉邦這樣的心態,所以都繼承了劉邦的郡國並行的治理模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