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爲什麼自削兵權,解散了自己一手組建的湘軍?

本文已影響2.85W人 

說到曾國藩,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曾國藩的湘軍在大清鎮壓太平天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樣這支軍隊也經過發展成爲了當時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這時候的曾國藩可以說是要兵有兵,要將有將,而且門下政客遍佈天下。在曾國藩率領湘軍攻破了天京之後,一時間湘軍與曾國藩的聲勢可謂是到了頂點,此時的曾國藩已經完全具備了反叛的條件,還可以讓自身的湘軍聯合李秀成的太平軍,這樣一來本就孱弱不堪的大清朝根本無法抵擋,足可以自己稱王建一番事業,但曾國藩沒有這麼做,反而是解散了自己的湘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曾國藩爲什麼自削兵權,解散了自己一手組建的湘軍?

實力雄厚,部下勸反清

太平天國運動產生後,聲勢浩大,迅速就席捲了幾乎大清的半壁江山,大清爲了消除這個內部大患,清朝廷曾經許下重諾,“克復金陵者王”,意思就是誰能鎮壓太平天國就立誰爲王。結果就是曾國藩帶領他的湘軍攻破了天京,鎮壓了太平天國,但是清朝的統治者明顯已經忘了這個曾經因爲恐懼許下的承諾了。

當時的大清腐朽不堪,又自動忽略了封王的這個決定,因此曾國藩的部將曾經胡林翼等人曾經勸說過曾國藩,讓曾國藩稱王反清,但曾國藩對此並沒有答應。等到鎮壓了太平天國,攻獻了天京以後,手下部將彭玉麟等人再一次勸說曾國藩,表示支持曾國藩,想讓曾國藩舉起一面反清的旗幟,之後天下聞名的學者王闓運也來勸說曾國藩,但就算是面對這麼多人的提議勸說,曾國藩卻都拒絕了,這到底是因爲什麼原因?

君臣之綱,軍中內部複雜

首先來說,清朝雖然日薄西山,但仍名義上還是正統依舊存在,自幼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曾國藩,在他看來做出這樣的事情就是大逆不道,君臣之綱,忠君的思想已經在曾國藩的心中根深蒂固。而且曾國藩不是不知道,這時候的大清是什麼情況,內憂未除盡,外患越發嚴重,此時若是再發生內亂,很有可能就會面臨亡國的危險,因此曾國藩拒絕了。

曾國藩爲什麼自削兵權,解散了自己一手組建的湘軍? 第2張

在實力方面來說,曾國藩的湘軍雖然名義上具有30多萬軍隊,但這30萬軍隊不是全都直屬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雖然都是曾國藩的手下,但是他們也都有自己建立的淮軍、楚軍,由此可見這30萬軍隊根本無法擰成一股繩。而且湘軍的內部並不像早年那樣團結,隨着不斷壯大就會產生派系,手下各將領之間明爭暗鬥,很難保證這其中不會有人在關鍵的時刻掉過頭來對付自己,而且湘軍經過連年的征戰,軍隊中早已沒有當年的朝氣,反而是軍中生出了軍紀敗壞的情況,軍中裝備是比當年好了,戰鬥力卻不如當年了。

清已提防,解散湘軍,聲名兩全

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嚴重,即使能夠打敗大清,國內剩餘力量也會十不存一,打下來的江山也是殘破不堪的,這樣的江山,如何抵擋列強的侵擾,如何鎮壓國家的內憂等等這都是大問題,曾國藩不得不去考慮這些問題。

曾國藩爲什麼自削兵權,解散了自己一手組建的湘軍? 第3張

朝廷也不是沒有對曾國藩進行防備,咸豐四年時,曾國藩曾經自主招兵數萬攻陷武昌,這雖然是件好事,但是也引起了清朝廷的警覺,一個閒官的號召力竟然如此之強,清朝廷不得不防,因此在湘軍攻破天京後,大清馬上派兵駐防了天京,實際上這就是對曾國藩不放心,監視住曾國藩的舉動。

正是以上這些原因,曾國藩纔沒有聽從他人的勸說,反而採取了措施,自削兵權,既解除了請朝廷的懷疑,又保住了自己的名聲,何樂而不爲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