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爲什麼要背叛曹操?他背叛的理由拿的上臺面嗎?

本文已影響2.83W人 

你知道陳宮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說到三國陳宮,總是離不開和曹操的交際,無論是兗州背叛還是徐州被俘。寫過幾篇關於陳宮的文字,無一例外地收到評論,說陳宮背叛曹操是有原因和理由的,最多的是曹操殺陳留名士邊讓,使陳宮寒心,還有就是曹操徐州屠城。看陳宮臨刑時說的一段話,我們不禁要問,陳宮背叛曹操,真的需要我們現在的人給他尋找理由嗎?

陳宮爲什麼要背叛曹操?他背叛的理由拿的上臺面嗎?

曹操殺邊讓的時間記載。

陳宮背叛曹操是在興平元年(194年)四月。當時,曹操第二次出兵征討徐州,留下陳宮守衛東郡。陳宮說服陳留太守張邈,將呂布迎接而來,擁護他爲兗州牧。曹操家中起火,只好從徐州返回兗州。剩下來就是曹操殺邊讓的時間問題。最早一說是在初評四年(193年),也就是曹操在兗州任上,依據是《曹瞞傳》,其次是陳琳的《討曹檄文》。另有就是《資治通鑑》,在陳宮反叛時帶出,沒有具體時間。後一種是《後漢書》的記載,時間是在建安中。建安元年是196年,陳琳的檄文是在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前,所以,“建安中”應該是在197年至199年之間。剩下的就是誰的說法更準確一些。《曹瞞傳》是非正統史傳,只看看這個題目就覺得不太嚴肅,有給人作傳用人小名的嗎?至於陳琳的檄文,更是對政敵攻擊的一種需要,把它作爲史料引用恐怕也是有失嚴肅。至於《資治通鑑》成書時間較晚,有可能引用前面的資料。《後漢書》是正史。本文不作邊讓之死的考證,也不說曹操殺邊讓的是是非非,所以只記錄一下時間。

是誰具體執行殺了邊讓?

《曹瞞傳》的記載是曹操殺了邊讓,還將其滅族。陳琳檄文說的是砍頭示衆,還殺了他的妻、子。《資治通鑑》如陳琳檄文。《後漢書》說的是“操告郡就殺之”,也就是曹操讓陳留郡的官員殺了邊讓。現在的人一般綜合起來說,曹操讓陳留郡的官員殺了邊讓,又殺了他的妻、子。這件事倒挺有意思,不知道現在的人爲什麼在時間上不採用《後漢書》,而在具體執行人上又多采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曹操是直接越過陳留太守下達的命令嗎?當時的陳留太守是張邈,張邈對此難道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嗎?對於處決人這件事,如果這人不是某個官員的屬官,郡太守的權力要更大一些,這恐怕也是有人說曹操讓郡官員殺邊讓的重要原因吧。舉個禰衡的例子吧,曹操想殺他,是因爲他是曹操的屬官鼓吏;黃祖直接殺了他,是因爲黃祖是江夏太守,禰衡正好又是他的屬下。假如說曹操下達命令給陳留郡,陳留太守張邈會不知道嗎?又假如陳留郡太守張邈事前真的不知道,那麼事後他就那麼沉得住氣一點反應沒有?或者說他對曹操就沒有絲毫的指責?若真是這樣,陳宮聯合這樣一個人共同反叛,他還有什麼義字可言?

陳宮爲什麼要背叛曹操?他背叛的理由拿的上臺面嗎? 第2張

陳宮爲什麼要反叛?

真實的情況,陳宮在曹操這兒沒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甚至連機會都沒有,而在呂布這兒是立刻實現了。

曹操手下,武將統軍的自己兄弟有曹仁曹洪以及世代姻親夏侯兄弟,即便是外臣也有樂進、于禁、李典、典韋等人,這些人的官職地位都高於陳宮,陳宮想超過他們很難很難;文臣有荀彧、程昱,尤其是荀彧更是名義上的二把手,代理着兗州牧,陳宮什麼時候能在他這兒冒出頭?還有行政後勤方面的任峻,他不但舉家跟隨曹操舉兵,還是曹操屯田政策執行的最高長官,另外還是曹操的從妹夫,陳宮能不能超過這個人也很難說吧?上面有這麼多人壓着陳宮,什麼時候他會有個出頭之日?

曹操當時正處在艱難期,北有袁紹,南有劉表都要比他強大,東面的陶謙也比他富裕的多。周邊情況,河內有張揚,黑山有張燕等人,洛陽名義上還在朝廷手中,實則是在楊奉、韓暹這些軍閥手中,東南揚州有袁術,曹操手裏的地盤僅僅就是一個兗州。除了袁紹,曹操還沒有同盟。表面看來,曹操是爲了報父仇而征討陶謙,實際上陶謙是先對泰山動的手,袁術、劉表更是不斷地對曹操用兵,兗州是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捉到陳宮時曹操曾經問他說,你平常自認爲智計有餘,這說明陳宮是一個自命不凡之人。這樣一個人怎麼會甘願當一個二等臣子?所以,在曹操這兒不能出人頭地,曹操又處在一個困難境地,到呂布這兒馬上就可以成爲第一位的大臣,這就是陳宮反叛曹操的原動力。

還有人說陳宮背叛是曹操在征討徐州時屠城。屠城這件事野蠻殘暴,毫無人性,必須譴責。不過,漢末三國時期的人尤其是像陳宮這樣的人未必和我們今天的人是一樣的看待。當時因爲黃巾軍起義造成了天下大亂,凡是鎮壓黃巾軍的人誰沒有過亂殺平民?即便是董卓掌權,他也是殘破了洛陽又殘破長安,所以纔有洛陽大量的人口逃亡荊州,關中人口遷移漢中的現象。戰亂造成了人口銳減,以至於到了三國基本成型的時候,諸侯們得到一塊新地,如果沒有把握鞏固下來,那就先把人口遷移到自己原有的地盤上。曹操受封魏公,皇帝給了他十個郡的封地,曹操想推辭一下,荀攸等人說:現在名義上有十個郡,實際連一個曲阜都比不上。爲什麼會造成十地九空這種局面?就是軍閥們都在濫殺無辜。如果這件事只有曹操在幹,陳琳檄文肯定會拿來大做文章,而實際情況是,陳琳連曹操的爺爺是宦官這件事都說了,卻並沒有說屠城一事。

陳宮爲什麼要背叛曹操?他背叛的理由拿的上臺面嗎? 第3張

陳宮背叛的理由拿的上臺面嗎?

漢末官員實行的是察舉制,舉薦的人對被舉薦者負責,而被舉薦之人也會對舉薦者形成人身依附。於是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有的人招某人爲官,而這個人卻不“不應辟命”,等到另一個人徵召他,他卻出來當官了。比如袁紹。就是這人一旦應召,雙方就是終生的主從關係。比如說公孫瓚,他的上司劉太守犯了事情,他趕着車一路陪伴送他到京城去。後來劉太守被髮配到日南,他又祭奠了先人,作爲僕從跟着劉太守到發配地。直到在發配途中遇到了赦免,此時纔算完結。還有就是鍾繇,因爲他推薦了魏諷,這個魏諷後來造反,連帶着他也被免職了。要不是鍾繇在穩定西北時有大功,恐怕不會僅僅是免職這麼簡單了。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漢末三國很多很多,比如說韓嵩出使漢朝廷,先和劉表說清楚,朝廷給他封官該怎麼辦?張鬆出使途中去見劉備,這被看成是賣蜀;曹操不稱帝,因爲他一生都是漢臣等等。舉了這些個例子就是要說明,陳宮既然選擇了曹操,就應該跟從到底,背叛曹操,所有的理由都擺不上當時的檯面。

陳宮徐州被擒,曹操問他怎麼看待這件事情,陳宮說:“爲臣不忠,爲子不孝,死自分也。”然後頭也不回地自赴刑場,倒是留下一個勝利者的曹操在那兒唏噓感嘆。於是就想,陳宮自己都沒有爲背叛曹操尋找理由,我們爲什麼又自作多情,一定要給他找個理由呢?!筆者不認可陳宮的智計水平,也不理解陳宮爲什麼要背叛曹操,但他毅然決然走向刑臺的那一個轉身,卻又十分的令人敬佩。相比於他那個瑟瑟發抖屈節求饒的主公呂布,陳宮實在是要高大很多。一個人奮鬥一生,可能仍然會離他的理想目標很遠,但只要努力了,從歷史的角度看,他就有值得後人重視的地方,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待陳宮的價值所在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