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本文已影響4.45K人 

陳少白(1869——1934):原名聞韶,號夔石,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於江門市外海鎮南華里一個基督教牧師家庭。陳少白天資聰敏,勤奮好學,習字、唸書、學寫詩文均是同窗中的佼佼者。 21歲入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尤列和楊鶴齡被清政府稱爲“四大寇”。1895年入興中會,1897年赴臺灣設立興中會臺北分會。1900年奉孫中山命回香港辦《中國日報》,宣傳革命。爲了宣傳革命,他還成立了“採南歌”、“振天聲”、“振天聲白話劇”等劇社。遺作有《興中會革命史要》 、 《興中會革命史要別錄》等文獻。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人物生平

讀書期間,陳少白的三叔陳麥南常攜多種西文譯本給他閱讀。1888年入廣州格致書院。1890年入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拜盟爲兄弟。每於學課餘暇,與孫中山、尤列、楊鶴齡聚會於楊耀記,暢談革命,無所忌諱。1892年輟學與孫中山一起奔走革命。1895年參與組織香港興中會,籌備廣州起義,事敗與孫中山、鄭士良逃亡日本,成立興中會橫濱分會。1897年去臺灣設立興中會分會。1899年奉孫命回香港創辦《中國日報》,宣傳革命,與保皇會刊論戰。同時聯絡三合會、哥老會,與畢永年等組織興漢會,推孫爲總會長。  1900年在香港策應惠州起義。1905年任中國同盟會香港分會會長。1911年任廣東軍政府外交司司長。不久辭職,成立粵航公司,任總司理。1915年與李煜堂設立上海保險公司,任主席。1921年任中華民國總統府顧問、大本營參議。次年1月任國立中華國民銀行監督。陳炯明叛變後辭職回故里,致力家鄉建設。1934年12月23日在北平病逝。著由《興中會革命史要》、《興中會革命史別錄》等。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2張

陳少白六歲入私墊,到少白步人青年時,適產美國教會哈巴牧師來廣東開辦廣州格致書院(即嶺南大學前身)。1888年開始招生,少白第一個報考,並被錄取入學。讀書期間,陳少白的三叔陳麥南常攜多種西文譯本給他閱讀。

少白從中看到世界局勢的變化,並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的啓蒙。他常與人說:“革命思想,多得於季父。”

21歲入香港西醫書院。與孫中山、尢列和楊鶴齡被清政府稱爲“四大寇”。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3張

1889年結識孫中山,以後共同從事革命活動。1895年加入興中會,廣州起義失敗後逃亡日本。

光緒十八年輟 學追隨孫中山,先後到香港、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和開設藥局。

光緒十九年春,孫中山在廣州西關冼基開設東西藥局,陳少白幫助料理店務。

翌年,孫中山奔走革命無暇顧及醫務,陳負責處理股本,結束藥局。光緒二十一年參與在香港創設興中會總部,研究攻取廣州計劃。廣州起義失敗後輾轉英、日、新加坡、越南和港、澳、臺地區宣傳革命,籌措經費,全力輔助孫中山進行革命活動。光緒二十五年奉孫中山之命到香港籌資創辦.《中國日報》,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創刊,任報社首任社長和總編輯。該社成爲策劃起義的大本營。

光緒二十六年惠州起義失敗後,對走避香港的義士給予安置。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4張

光緒二十九年在《中國日報》併入文裕堂印務公司後,任公司經理,仍負責報務。與此同時曾與程子儀、李紀堂等創辦天演公司,開辦彩南歌戲班,排演《文天祥殉國》、《六國朝宗》、《兒女英雄》等新戲,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光緒三十一年香港興中會改組爲同盟會,被選爲分會會長,支持並組織粵路股東成立維護路權會。

光緒三十二年辭去《中國日報》社長之職。

光緒三十四年,幫助廣州西關的振天聲劇社赴南洋演出愛國劇目,受到僑胞的歡迎。辛亥革命後廣東獨立,任廣東都督府外交司長,數月後辭職,首先提出由華人自組航運公司。粵航公司成立,被推舉爲總司理,購買法商公司哈德安、播寶兩輪,航行於廣州、香港間,在收回外國人租賃的西堤聯興碼頭泊靠輪船。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5張

1919年粵航公司停辦,陳白沙把公司的船隻賣給英國,返還本息。出資購下聯興碼頭,並在碼頭旁(今沿江西路)建一樓宇,取名爲"塔影樓",作爲事務所及家居。 1921年5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時,受聘爲總統顧問,協助孫中山督師北伐。

1922年因陳炯明叛變辭職回故里,從此專心家鄉建設,在新會外海鄉曾任民團保甲局長,鄉事委員會主席、新會第四區區長兼外海鄉鄉長等職,熱心整理鄉政,禁菸禁賭,興修公路,籌辦中小學等,有暇並撰文吟詩。

1930年被任命爲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晚年著有《興中會革命史要》、《興中會革命史別錄》等。後爲謝絕陳濟棠邀請重返政壇而常避居北平(今北京市)。

投身民革

1890年,陳少白赴香港前,經廣州傳教士區魚魚的介紹,認識了當時正在香港西醫書院(雅麗氏醫院)讀書的孫中山,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契。後經孫中山介紹,並得西醫書院教務長康德黎批准,陳少白由廣州格致書院轉到香港的中醫書院就讀。從此,他們便朝夕相處,結爲知交。與此同時,他們又認識了尢烈(順德縣人)和楊鶴齡(中山縣人),彼此志趣相同,抱負一致,立誓“驅除滿人,實行大同、四人一心、復國是從、至死不渝、務求成功”。當時清廷稱他們爲“四大寇”。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6張

1892年,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到廣州開設東西藥局,一面掛牌行醫,一面進行革命活動。這時,陳少白急不可待,未畢業便輟學,隨孫中山來往廣州與香港之間,協助孫中山宣傳革命思想。從這時候起,他爲自己改名陳少白(取此名,系出於對家鄉先賢陳白沙(獻章)的欽仰)。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國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第二年,孫中山返香港與陳少白等建立了興中會總機關,在省港澳地區祕密串連發動革命志士,爲武裝起義做準備工作。孫中山與陳少白曾到外海荼庵寺,以民族大義說服曾是洪秀全部下的慧真和尚加人興中會。

1895年,廣州乙未起義前,孫中山、陳少白、黃睞康、何放等在香港卉花酒摟聚會,籌劃發動廣州起義事宜,後因謀事不密.起義失敗。陳少白隨孫中山赴日本避難。他們很快又建立了興中會日本分會。稍後,孫中山赴檀香山,陳少白則留日本,在此期間,他廣交朋友,結識了日本志士曾根俊虎及日本友人宮崎寅藏等,並取得他們的同情和支持,後來這些日本友人還到過中國,爲中國的民主革命做了不少工作。此外、他還向日本華僑繼續宣傳革命道理。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7張

1897年、陳少白到臺灣、在臺灣建立了興中分會。

孫中山在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後,總結經驗教訓,他認爲起義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革命宣傳未能深人人心。因此決定在香港辦報,利用報紙宣傳革命道理。陳少白根據孫中山的意見,馬上進行籌備。1899年秋,他從日本購進印刷機器、鉛字等設備。

創辦日報

1900年元月下旬,陳少白用服部次郎的化名,創辦出中國民主革命派的第一張報紙——《中國日報》,並親任該報社長和總編輯、楊少歐、陳春生、馮自由等先後任主筆,胡漢民、章炳麟任特約撰述。在陳少白的主持下,《中國日報》刊登了一批宣傳革命的文章,其中《民主主義與中國革命之前途》等文章.對喚醒人民羣衆起來推翻封建統治,建立民主共和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份報紙,成了宣傳革命道理的重要陣地。

而該報社址,也成爲組織和領導革命的機關。國民黨元老鄒魯在他的《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書中,曾記述這份報紙的作用。自己到廣州一役失敗後,中山久在日本重圖大舉,知創設宣傳機關之必要,始於己亥秋問,派陳少白至香港籌辦黨報,兼爲一切黨務軍務之進行機關……。香港中國日報爲革命機關之元袒,自己亥以迄辛亥(1899——1911年)此十三年中、興中會及同盟會所經歷之黨務軍務,皆藉此報爲唯一之喉舌,中間遭遇無數之風潮,及重大阻力,均能獨立不撓,奮鬥不懈,清、英二國政府,均無如之何……”該報還在排版方法上、首次改變從前中文報紙的直排長行慣例,採用橫排短行的版式,爲以後報紙所效法。

陳少白在主持《中國日報》的同時,與程子儀等創辦天演公司,開辦“採南歌劇社”,招收青少年學員加以訓練,排演《文天祥殉國》等新戲,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併爲香港振天聲白話劇社編寫《自由花》、《賭世界》、《鳴不平》等具有愛國主義和反封建內容的劇本演出。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8張

按照孫中山的意思,爲了更好地園緒各種反封建的革命力量,陳少白加人廣東的三合會,被封爲“白扇”(即軍師),後再加人哥老會,被推爲“龍頭”(即首領)。旋即會同三合會、哥老會兩股勢力與興中會聯合,於1900年春,在香港召開聯合大會,決定共同組織興漢會,選孫中山爲總會長、陳少白爲實際主持人。該組織把帶有地方派別觀念和江湖習氣的會黨勢力,集結到革命旗幟下,成爲民族民主革命早期的武裝力量。

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成立,陳少白、馮自由等人便在香港以興中會爲基礎,進行改組,大量吸收新會員,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廣東宣佈獨立,胡漢民出任都督,陳少白受任外交司司長。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外交權歸中央。陳少白便辭去外交司長職,致力發展交通事業。他組織粵航公司,收回外商所租賃的廣州西堤大碼頭,從法國商處購買兩艘輪船,行駛廣州、香港之間。

辭官歸田

1921年,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陳少白被聘爲總統府顧問,參與國事。但過了不久,陳少白便辭官歸田,回故鄉江門市郊外海鎮。

陳少白返回故鄉後,本無意再爲官、但鄉親力推他出任鄉事委員會主席、民國保甲局長、鄉長兼新會縣第四區區長等職,他只好接受了。在任職期間,他重視發展教育和交通公益事業。歸鄉之初,便親任鄉立第一小學名譽校長,帶頭捐資建設“夢橋校舍”,後又發動摯友陳英三捐建校舍一座、還動員其他富有鄉紳合捐一座,以這三座校舍作爲鄉立第一小學校址。他還捐資購買校舍附近。餘畝土地擴大校園,開闢農場給學生作生產勞動之用。在陳少白的帶動下,外海的五禺小學、遠貽小學、阿禺小學、敦陸小學等校舍,相繼由海內外鄉親捐資或由袒當資助建成,爲全鄉青少年創造了接受教育的良好條件。 陳少白還爲繁榮家鄉外海的經濟,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在他的提議下,鄉親們拆建、擴寬了外海墟鎮街道,修築了行車公路。他們首先建起了外海市場中心大街,接著建中華路、杏林路,繼而修築外海至江門7公里長的公路。在改建外海墟鎮和築路的工程中,需要微用沿途店鋪、房屋和微用農田土地,這遭到了舊勢力的阻撓,有人向縣府投訴;有人受房長劣紳矇蔽指使,被蘇帶孝跪在陳氏門前哭喪房罵,甚至用屎炭穢物擲入其屋,試圖阻撓築路工程的進行。但陳少白絲毫不爲所動,他耐心開導羣衆,聯絡鄉中父老,力陳拆建街道和修路的好處。排除困阻,使各項工程得以完成。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改善了外海的環境和交通運輸。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9張

陳少白主持鄉政期間,在整頓鄉中治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貢獻。當時的外海,賭風頗盛,賭場林立,盜竊案件不斷髮生。面對這種情況,少白欲想禁賭,又礙於當時開賭屬合法,他便力勸戒賭。

還命鄉公所團練丁勇阻止青少年進人賭館、他自己則手執藤條,坐在賭場門外,勸阻陳姓子侑不得聚賭,從此,不少賭徒浪子回頭,盜竊案也隨之減少,鄉中風氣爲之改觀。陳少白在鄉期間,還辦了一些爲後人所稱頌的事,如建立鄉公所,改變借用大祠堂辦公舊習;清理田畝賦稅,杜絕土豪劣紳憑勢舞弊;提倡綠化,美化環境,指定凡公路、住宅、學校旁邊和山地都要種植樹木;策劃重修茶庵寺;建望月臺和紅葉橋,修挖丹沙井等。今天,當人們享受著外海鎮茶庵公園的片片綠蔭時,仍然忘不了少白的功勞。

1934年,陳少白得病易地至北京人德國醫院,12月23日,因醫治無效逝世,終年65歲。他的靈柩於1935年3月由當時交通、鐵路兩個部派兵護送,用“堅如號”艦運返外海,沿途各界團體出來公祭,國民政府派代表送殯,靈柩運抵外海後,葬於茶庵寺山腰上。政府當局還撥專欺爲其修建墳墓,第二年墳墓建成,墓碑上刻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題字,上書“陳少白先生之墓”宇樣。國民黨要人居正親臨主祭。併爲其題輓詩是:“開濟艱難推此老,中山朋友獨斯人。我來恭祭無窮感,願祝英靈枯國民!”

反清四大寇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家陳少白簡介 第10張

1990年,外海鎮政府對陳少白的故居“莎蘿坪”進行了重修翻新,供人們參觀遊覽。陳少白生前著有《興中會革命史要》,《興中會革命史別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