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孫權之所以會把荊州借給劉備,真實用意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99W人 

三國時期孫權之所以會把荊州借給劉備,真實用意是什麼?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有句俗語叫做“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這兩大陣營之間因荊州產生了很多糾葛,劉備陣營最終因荊州而衰落,孫權陣營也因沒有更早的整合荊州的資源,而始終無法有統一天下之念。

三國時期孫權之所以會把荊州借給劉備,真實用意是什麼?

赤壁大戰後,劉備找孫權借荊州,當時的東吳大都督周瑜是強烈反對的,他希望借曹操無力南顧之際,勸說孫權囚禁劉備,然後獨佔荊州,進而攻取益州,拿下整個南方後和曹操爭奪天下。

而東吳的另一位重要將領魯肅卻建議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極力促成孫劉聯盟,孫權最後是採納了魯肅的建議,將荊州借給了出去,而劉備解決了後顧無憂,這纔有了餘力攻打益州,三分天下完成。

後來孫權在和陸遜評價之前的歷任大都督時,在評價魯肅時曾表示:“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可見,孫權對借荊州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對沒能早點拿下荊州深表遺憾,並將這作爲功勳之臣魯肅的一大人生污點看待。

那麼,赤壁大戰之後魯肅勸說孫權借荊州到底是對還是錯?曹操、孫權、劉備三方的態度是很清楚的,曹操不希望孫權和劉備任意一方順利地佔據荊州,想着雙方拼個你死我活,自己好佔點便宜。

劉備是迫切想到得到荊州爲根基,因此不惜冒着危險,親自去拜見孫權求借荊州。孫權想要荊州,又擔心因此和劉備交惡,讓曹操有機可乘,特別是赤壁大戰之後,孫權想趁機攻佔合肥,但一直未能成功,也沒有餘力全力在荊州方向和劉備大戰。

三方的態度是明顯的,可還有一個關鍵羣體的態度不可忽視,那就是荊州世家,任何勢力想要在荊州安安穩穩的統治,都離不開荊州世家的幫助,否則,很容易陷入泥潭。

劉備在得到孫權借荊州的承諾後,也不是馬上就以自己的名義統領荊州,而是先借劉表之子劉琦的名義,目的就是爲了安撫部分不喜歡自己的荊州世家,再後來是以武力掃清不臣。

三國時期孫權之所以會把荊州借給劉備,真實用意是什麼? 第2張

荊州從來就不是孫權的,孫家和荊州有關聯的地方大概就是孫堅曾經當過長沙太守,但這不能說明孫權有資格成爲荊州的主人。東吳和荊州之間是有血仇的,孫堅就是在征討荊州時中箭身亡。

孫權接班孫策後,也曾以報父仇的名義多次和荊州大戰,以劉表爲首的荊州勢力從未對東吳妥協,證明荊州世家是看不上孫權的,這和曹操南下時,他們馬上投降可不一樣,荊州世家不認爲孫權有資格統治他們。

赤壁大戰後,荊州世家的態度有所鬆動,曹操跑了,荊州總歸要有一個新主人,以前雖然看不起孫權,但現在左看右看,孫權要比劉備強大得多,於是就有了龐統親自給周瑜送喪,實際上是龐統代表荊州世家去見孫權,希望和孫權談談條件。

龐統和諸葛亮可不一樣,諸葛亮是客居荊州,他並不能完全代表荊州世家,諸葛亮投靠劉備並不等於荊州世家承認了劉備,只有龐統這個土生土長的荊州士人才能代表荊州世家說話,龐統去東吳,意味着荊州世家準備選擇孫權。

《三國演義》中說孫權是因龐統長得太醜,心生厭惡,所以沒有用龐統,史書上記載的是龐統給周瑜送喪後馬上就回到了荊州,似乎連孫權的面都沒見上,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龐統和孫權沒有達成一致是肯定的。

也就是說,孫權放棄了荊州世家的主動投靠,也或許是孫權有意接受,但東吳的世家們不願意在固有的權力架構中再給荊州世家更多的份額,從而逼得孫權不能主動接受荊州世家,想以完全統治者的身份去拿下荊州。

於是,荊州世家們沒有了選擇,只能選擇投靠劉備,劉備也就順利的在劉琦死後當上了荊州牧,諸葛亮投靠劉備時是孤身一人,等到龐統投靠劉備了,“馬氏五常”什麼的也就都接受了劉備的徵辟,有了荊州世家的全力支持,劉備才能安穩的以荊州爲根基之地。

魯肅極力主張借荊州給劉備而三分天下,實際上就是看出了孫權沒那麼容易得到荊州世家的認同,曹操好歹代表的是皇帝,劉備是大漢皇叔,和荊州前主人劉表有同宗之情,孫權統治荊州以什麼名義?根據《漢晉春秋》中魯肅勸說孫權的記載:

呂範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爲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

三國時期孫權之所以會把荊州借給劉備,真實用意是什麼? 第3張

這裏面說了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孫權在荊州“恩信未洽”,要是不管不顧的去佔領荊州,會引起荊州世家的反抗,即使拿下荊州,也要花費不小的精力去平息不滿,再有劉備在旁邊鼓動,東吳能不能在荊州站得住腳還很難說。

第二是孫權本來沒有名義佔領荊州,現在劉備來借荊州,相當於主動把名義送給了孫權,劉備等於是承認了荊州是孫權的,現在讓劉備去幫孫權管理荊州,將來不管是和平接收還是武力接收,都有了正式名分。

所以,以赤壁大戰後的情況而言,魯肅勸說孫權借荊州給劉備是正確的,特別是在孫權或東吳世家沒有接受荊州世家的投誠後,孫權只能暫時讓出荊州,曹操也不會給孫權拿下荊州的機會,可以隨時從合肥方向牽扯孫權的精力。

至於後來孫權向陸遜抱怨,對魯肅借荊州持否定態度,那是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的孫權意氣風發,他也不會想到東吳偷襲荊州如此容易,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如此不堪一擊,恨不能早點入主荊州,以有足夠的實力和曹魏爭天下,要知道,劉備進攻東吳時,他是先不斷遣書請和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