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權臣,他爲何變得越發獨斷專權?

本文已影響2.06W人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權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恪在陸遜病逝後任大將軍代領其兵,之後被孫權任命爲託孤大臣之首。孫亮即位後受封太傅,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執政初期革新政治,率軍抗擊魏國取得東興大捷頗孚民望。此後產生輕敵之心,開始大舉出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之後爲掩飾過錯更加獨斷專權。公元253年,諸葛恪被孫峻謀害,時年51歲。

諸葛恪: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權臣,他爲何變得越發獨斷專權?

人物生平

才思敏捷

諸葛恪身長七尺六寸,少鬚眉,折頞廣額,大口高聲。成年後,拜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待講道藝,併爲賓友,爲左輔都尉。

黃武元年(222年),諸葛恪弱冠後即被拜爲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隨侍太子孫登講論道藝,成了太子的賓友。後來,諸葛恪又從中庶子轉任左輔都尉。

有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和你的叔父(指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聽罷大笑。後來蜀國有使者到來,羣臣集會。孫權對蜀國使者說:“這個諸葛恪很喜歡騎馬,回去告訴諸葛丞相,爲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諸葛恪當即跪在孫權面前拜謝,孫權感到奇怪,問他:“馬還沒有到,爲何就當面稱謝呢?”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如今有了旨意,好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謝呢?”這類表現諸葛恪才思敏捷、善於應對的事還有很多。

孫權覺得他不同凡響,想考察他的能力,任命他爲代理節度,接替去世的徐詳掌管部隊的糧食供應,但這個工作往來文書繁瑣,他不太喜歡。諸葛亮聽說諸葛恪代替了徐詳,寫信給陸遜說:“家兄(指諸葛瑾)年紀大了,而諸葛恪性格疏漏,現在他主管糧食供應,糧谷是軍中最要緊的東西,我雖然在遠處,也暗地感到不安。請足下特別爲我轉告至尊。”陸遜告訴孫權,孫權立即轉讓諸葛恪領兵。

平定山越

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領兵平定居於丹陽山上的山越人,諸葛恪認爲丹陽山勢險峻,民風果敢剛勁,以前雖也在那裏徵發過兵衆,但徵的不過是邊緣縣分的平民,很少有深遠腹地的人。想去把那裏的兵員全部調發出來,並說,只要三年,就可徵得甲士四萬人。朝中官員議論紛紛,都認爲丹陽地勢險阻,地形四通八達,那裏的百姓自制兵器,崇尚習武,出山就爲強盜,朝廷出兵征討就躲回山中不見蹤影,自漢朝以來就無法管制,當時的人皆認爲不太可能,連父親諸葛瑾亦認爲不會成功,更說:“恪兒不會使諸葛家興盛,反而會令家族遭受災禍。”

嘉禾三年(234年),由於諸葛恪堅稱他必會成功,於是孫權提拔諸葛恪爲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撥給他手執棨戟的騎兵三百人,授官儀式完畢後,孫權還特意命令擺好儀仗,興作鼓吹,引導簇擁者他回家。

諸葛恪到任後,採用武力圍困與招撫並用的方針,發放公文給四郡所轄屬縣的長官,命令各郡嚴守疆界,嚴肅法紀,已歸順的山民,一律設屯聚居。隨後,調集各路將領,派兵據守險要峪口,修築圍困工事,不與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搶收田野成熟的稻穀。山越人新谷無收,舊穀食盡,因饑饉而被迫出山歸降。

諸葛恪下令:“山民揚棄惡習,接受教化,應當安撫。遷到外縣的山民,官府不得隨便懷疑,加以拘禁。”山民周遺,過去橫暴爲惡,如今困迫無路,只好出山,心仍存異志,準備伺機爲亂。臼陽縣長鬍伉知他心思,把他綁送到郡府。諸葛恪認爲胡伉違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將其斬首。山民聽說胡伉被殺經過,知道官府只是想讓大家出山,沒有別的意思,於是大批山民扶老攜幼,紛紛歸降。

三年之後,諸葛恪先後收服山民達十萬餘人,和預期的完全相同,他將其中壯丁四萬餘人編入軍隊,自己統領一萬人,其餘的分給了其他各位將領。

孫權嘉賞諸葛恪的功績,派尚書僕射薛綜赴軍慰勞,拜諸葛恪爲威北將軍,封都鄉侯。諸葛恪請求率兵在廬江皖口屯田。他到皖口後,派輕兵襲擊舒縣,俘獲該縣百姓,然後回軍。諸葛恪還向遠處派遣偵察人員,察看道路和險要關隘的形勢,想要攻取壽春。孫權認爲時機不成熟,沒有同意。

諸葛恪: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權臣,他爲何變得越發獨斷專權? 第2張

受詔輔政

赤烏六年(243年),魏將司馬懿欲攻諸葛恪,孫權想發兵接應,可望氣者說不利於出兵,於是讓諸葛恪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赤烏八年(245年),諸葛恪得知丞相陸遜嫌棄自己,便寫信給他(《諸葛恪與陸遜書》),講述不能求全責備,應以大局爲重。不久,丞相陸遜去世,諸葛恪升爲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並代替陸遜領荊州事。

赤烏十四年(251年),孫權病臥在牀,而太子孫亮年紀還小,討論可以託付的大臣,羣臣都屬意於諸葛恪,孫權嫌棄諸葛恪剛愎自用的性格,孫峻認爲當今朝臣沒有比得上諸葛恪的,堅持擔保他,於是就徵諸葛恪來建業。後來將諸葛恪引進臥室內,諸葛恪就在牀下受詔,孫權下詔道:吾病情沉重,恐怕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所有事情都託付給你。“諸葛恪悲泣道:”我們都深受皇恩,會以死遵從詔書,希望陛下不要擔心外面的事。“孫權便命令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兼任太子少傅。將除了殺生大權以外的所有事情都託付給諸葛恪。

神鳳元年(252年),孫權病危,又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處理身後事。第二天,孫權去世。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害怕以後受制於他,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矯詔除掉他。諸葛恪聞知,殺死孫弘,發佈孫權死訊,爲之治喪。

孫亮即位後,拜諸葛恪爲太傅。諸葛恪爲收取民心,廣施德政,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罷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每一舉措,都儘量給百姓以德澤實惠,民衆無不高興。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頸相望,想一睹其風采。

東興大捷

同年,諸葛恪在東興徵集人力,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左右依山各築城一座。派留略、全端分守東、西兩城,各帶兵千人,自己則率兵返回建業。魏國認爲吳軍入其疆土,恥於受侮,魏大將軍司馬師想借孫權新亡,吳國政局不穩之際乘機攻吳。諸葛誕提議三路進軍伐吳,西路和中路分別由王昶、毌丘儉爲誘敵,攻打南郡、武昌;在東路,諸葛誕與胡遵爲主力攻向東興。十二月,司馬師發兵三路攻吳。西路王昶攻南郡(今湖北荊沙)、中路毌丘儉攻武昌(今鄂州),東路司馬昭進號爲都督,統徵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諸葛誕伐吳,率步騎七萬攻東興,架浮橋攻東興。

東吳軍情告急,諸葛恪親自率領四萬援軍到東興,並命丁奉與呂據、留贊、唐諮等作前鋒,攀山西進,因山路狹窄而緩慢前進。丁奉親率三千人趕往,下山後改坐舟楫順水而下,兩日到達東興並佔據徐塘。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無戒備。丁奉率本部人馬輕裝突襲魏軍營壘,呂據、留贊、唐諮等部也相繼到達。魏軍見狀便驚恐慌而逃,因爭渡浮橋超載而斷,落水及互相踐踏的死者皆有萬人,魏將韓綜、樂安太守桓嘉先後遇溺,毌丘儉、王昶等得知東興兵敗,皆燒營退走,並留下大批軍需物資,被吳軍繳獲。吳主孫亮進封諸葛恪爲陽都侯,加封丞相、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並賜金一百斤,馬二百匹,繒布各萬匹。但是,在東興之戰獲勝後,諸葛恪產生了輕敵之心。

諸葛恪: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權臣,他爲何變得越發獨斷專權? 第3張

新城兵敗

建興二年(253年)春,諸葛恪又要出兵伐魏。大臣們認爲國力不支,軍士疲憊,一致勸阻。諸葛恪不聽,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曉喻衆人。文中諸葛恪舉出古今事例,認爲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不乘此時伐魏,將留下長遠的遺憾。大臣們明知諸葛恪強詞奪理,但形格勢禁,一時無人敢再勸阻。丹楊太守聶友與諸葛恪素有交情,寫信勸阻,諸葛恪把自己寫的文章送給聶友,並在後面題字說:“你說的雖然也有道理,但沒有看到長遠大局,仔細看看我的文章,你就會明白了。”

同年三月,諸葛恪不顧衆人反對,徵發二十萬人伐魏。吳地百姓騷動,諸葛恪開始失去民心。諸葛恪欲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驅略百姓。有部將勸他:“如今引軍深入,敵人領地裏的百姓一定會逃走,恐怕士兵辛苦而收穫很小,不如停下來包圍新城。新城被圍困,敵人的救兵一定會到來,那時再設法進攻,一定會有大的收穫。”諸葛恪採納了這個計謀,於五月回軍包圍合肥新城。

魏牙門將張特率三千人拒守合肥新城,苦戰月餘,士卒病亡戰死者過半。但吳兵仍不能攻克。諸葛恪督師強攻,城池將陷。張特行緩兵之計,向吳軍僞降,乘夜修補城防工事,繼續死守。吳軍士卒疲勞,加上天熱和飲水等原因,士卒們患腹泄、腳氣病的已經達半數以上,死的傷的隨處可見。各營軍官所報病人數目越來越多。患疾者過半,死傷慘重。諸葛恪認爲軍官們說假話,揚言要把他們殺掉,於是誰也不敢再去彙報。

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爲恥,怒形於色。將軍朱異提了點不同看法,諸葛恪大怒,立奪其兵權;都尉蔡林屢次獻策,諸葛恪都不採納,於是他策馬投魏。魏國知吳軍疲病,於是命司馬孚、毌丘儉趁勢率軍急進,合擊吳軍。諸葛恪被迫率兵撤退,土卒受傷染病,流落於道路,有的倒地添溝,有的被魏軍捕獲,存亡忿痛,大呼小叫,而諸葛恪卻安然自若。諸葛恪率軍在江渚住了一個月,後又想到潯陽去屯墾,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詔書一封接一封地送來,他才慢悠悠地領兵返回。從此,百姓對諸葛恪大爲失望,怨恨的情緒產生。

同年八月,諸葛恪回到建業,當即召來中書令孫嘿,厲聲喝叱:“你們怎麼敢隨意濫發詔書?”孫嘿噤若寒蟬,惶懼退出,告病辭官。諸葛恪檢點名錄,把自己出徵後選曹奏準任命的各級官員,一律罷免,重新選任。此後,諸葛恪愈治威嚴,動不動就對人橫加責備,覲見他的人,個個屏息斂氣。他還改換宿衛人員,用他親近的人來擔任,並命令部隊整裝待發,想進攻青州、徐州。

失敗受誅

孫峻想與諸葛恪爭權,便利用諸葛恪爲萬民所怨、衆口所嫌的機會,說他想製造叛亂。同年十月,孫峻和吳主孫亮定下計策,置酒請諸葛恪赴宴。前一天晚上,諸葛恪精神煩躁不安,通宵不寐,而且,家中數有怪異,因此內心疑慮。到要朝見時,諸葛恪停車宮門之外,逡巡未入。孫峻此時已在帷帳內埋伏了士兵,擔心諸葛恪不按時進來,事情敗露。於是,出來迎着諸葛恪說:“假如您的身體不舒服,可以以後再來朝見,我去稟告陛下。”想以此來試探諸葛恪。諸葛恪說:“我會盡力進去朝見的。”這時,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偷偷寫條子給他,上面寫着:“今日宴會佈置不同尋常,恐怕會有變故。”諸葛恪看到後準備返回,在大門處遇到太常滕胤。諸葛恪說:“我突然腹痛,不能入見了。”滕胤不知孫峻的計劃,對諸葛恪說:“陛下自從您回來就沒見到您,今日設宴請您,您已到了門口,應當盡力入見。”諸葛恪猶豫了一會兒,又返回去了,帶劍上殿,向吳主行禮入坐。侍者端上酒來,諸葛恪遲疑不飲。孫峻說:“你的病未痊癒,應當有經常服用的藥酒,可自己取出來喝。”喝着自己帶來的酒,諸葛恪的心情這才安定下來。酒過數巡,吳主孫亮起身回內殿,孫峻假託如廁,脫掉長衣,換上短裝,出來厲聲喝道:“有詔捉拿諸葛恪!”諸葛恪驚起,欲拔劍,尚未出鞘,而孫峻的刀已經接連砍下。張約從旁邊砍孫峻,傷了他的左手,孫峻也隨手砍斷了他的右臂。時衛士皆衝上殿來。孫峻說:“要殺的是諸葛恪,如今他已經死了。”於是命令刀劍入鞘,把宮殿打掃乾淨,繼續飲酒。諸葛恪死時五十一歲。

諸葛恪長子爲諸葛綽,是騎都尉,先前因與魯王串通獲罪,被諸葛恪毒殺。次子諸葛竦,爲長水校尉;幼子諸葛建,爲步兵校尉,聽說諸葛恪被殺,車載其母而逃。孫峻派人於白都追殺了諸葛竦,諸葛建欲北投魏國,行數千裏後,被追兵所抓。諸葛恪被夷滅三族,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

早前已有童謠說:“諸葛恪,蘆葦單衣篾鉤落,於何相求成子合。”成子合反語是石子岡,石子岡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鉤落就是皮帶的飾物,民間稱爲“鉤絡帶”。諸葛恪果然被葦蓆裹身,竹篾當鉤鉤在腰間,拋屍在石子岡。臨淮人臧均上表收葬諸葛恪,孫亮、孫峻聽從,並吩咐下屬找諸葛恪屍體安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