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七子之一 清代經學家洪亮吉簡介

本文已影響2.61W人 

洪亮吉(1746~1809年),初名洪蓮,又名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晚號更生居士,江蘇陽湖(今江蘇常州市)人,清代經學家、文學家,毗陵七子之一。

毗陵七子之一 清代經學家洪亮吉簡介

祖籍安徽歙縣,生於常州。乾隆五十五年,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四年,上書軍機王大臣言事,極論時弊,免死戍守伊犁。次年,詔以“罪亮吉後,言事者日少”,釋還家中,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駢體,與孔廣森並肩,學術長於輿地。洪亮吉論人口增長過速之害,實爲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

人物簡介

先世祖籍安徽歙縣洪坑,三十七世洪璟曾任山西大同知府,其子洪公採爲洪亮吉的祖父,入贅於常州趙氏,娶康熙四十八年狀元趙熊詔之女爲妻,從此定居常州。洪亮吉生於1746年九月三日(10月17日)。自幼喪父,刻苦讀書,以詞章考據聞名,尤其擅長輿地。與同裏黃景仁、孫星衍友善,並得袁枚、蔣士銓的賞識。多年屢試不中,先後充安徽學政朱筠、陝西巡撫畢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44歲時終於以一甲第二名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充國史館編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擔任順天府鄉試同考官。後督貴州學政,任內爲貴州各府書院購置經、史、《通典》、《文選》等方面圖書,提高了貴州學術水平。

嘉慶元年(1795)回京供職,入直上書房,教授皇曾孫奕純讀書。嘉慶三年(1798),以徵邪教疏爲題考試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陳內外弊政數千言,爲時所忌,以弟喪辭職回鄉。嘉慶四年(1799年),爲大學士朱朱圭起用,參與編修《清高宗實錄》。同年,上書《乞假將歸留別成親王極言時政啓》,觸怒嘉慶皇帝,下獄並定死罪。後來,改爲流放伊犁。百日之後,即被釋放回籍,從此家居撰述至終。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卒於家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