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本文已影響2.08W人 

莽應龍(Bayinnaung;1516.1.16—1581.10.10),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 (1551至1581年在位)。曾追隨其妻舅莽瑞體 (緬名德彬瑞體)南征北戰 ,1551年自立爲王,後定都勃固城(一名漢達瓦底)。在位期間完成緬甸第二次統一,攻佔了暹羅等多處地方,確立了緬甸在中南半島的霸權。與阿奴律陀、雍籍牙並稱“緬甸三大帝”。

登上王位

莽應龍出生於1516年1月16日,對於他的確切的血統還不清楚,當代沒有現存記錄。一直到莽應龍去世143年後的1724年,對東籲王朝的官方記錄中才第一次宣佈他的家譜。1531年,莽瑞體的登基標誌着緬甸進入東籲王朝的時代。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莽瑞體南征北戰,入侵暹羅。他在位後期,東籲王朝治下的領土已經覆蓋了緬甸的中部和南部。然而這位年輕國王過早的失去鬥志。1547年,莽瑞體回到下緬甸之後,與一個精於酒食飲宴之方的葡萄牙人終日飲酒取樂,生活慢慢腐化,把統一大業拋之腦後。1551年孟人發動的復國運動,最終不僅導致莽瑞體的慘死,而且使這個新生的緬甸第二帝國面臨曇花一現的風險。

莽應龍在窮途困頓之中,求助於葡萄牙僱傭兵首領狄哥·美羅。不久,原先受僱於莽瑞體的葡萄牙隊長美羅率領部分火槍隊加入了莽應龍的軍團,這使得他的力量又得以增強。莽應龍之後繞開勃固,攻打弟弟割據的東籲本處,東籲的軍民紛紛歸附,他的弟弟也無奈的出城投降。正當莽應龍重建緬人帝國時,兩支孟人勢力間卻發生了內亂。斯彌陶依仗自己是前白古王的異母弟,根本不把錫唐侯出身的斯彌修都放在眼裏。斯彌陶及其追隨者殺害了已先自立爲國王的修都,這造成孟人內部的分裂,大量不滿於他行爲的臣民轉而加入到莽應龍麾下。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統一緬甸

1552年,莽應龍和他的弟弟一同攻打臨近東籲的卑謬。在他們強大的攻勢下,卑謬淪陷,那裏的國王暨莽應龍的另一個弟弟在突圍戰中被擊斃於戰象之上。這樣,經過不到兩年的時間,莽應龍重又將緬人團結起來,接下來要對付的是復辟的白古王朝了。1554年,莽應龍的大軍將勃固團團圍住的時候,斯彌陶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軍隊根本不可能戰勝如此強大的敵人。然而,他骨子裏充滿着數百年來白古國王驕傲的血統,斯彌陶不甘於就這樣滅亡,他勇猛的提出要和莽應龍單打獨鬥。莽應龍居然答應了,這表現了他的自信,同時也是爲了振奮軍心,減小攻打堅固城池的損失。斯彌陶和身經百戰的莽應龍之間實力相差非常懸殊,他的敗北在當時看來就顯而易見。當這位復辟的國王倉皇逃跑時,緬軍就順勢攻入勃固,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勝利。當然,斯彌陶終究逃脫不了被處死的命運,白古至此徹底滅亡了。莽應龍僅用了4年就恢復了妻舅莽瑞體建立的第二緬甸帝國,重新將中南緬甸統一在一道,並再次使緬人和孟人在文化甚至血統上互相融合,向着一個真正的統一帝國邁進。

1555年,莽應龍發兵攻打衰落的阿瓦王朝,苟延殘喘的阿瓦王朝早就喪失了還擊的能力。自從1543年國王被殺之後,阿瓦幾乎失去了與其它幾國競爭的能力。1554年莽應龍之子應裏等率軍試探性的攻擊了阿瓦(今曼德勒),但是並沒有攻克。下一年,當莽應龍由步兵、象兵和葡萄牙火槍手組成龐大軍團到來時,便勢如破竹,很快就攻佔了阿瓦城。阿瓦國王試圖喬裝逃出城,結果被捕,隨後廢爲平民。至此,擁有近兩百年曆史,初創時連強大的元朝兵馬都無法戰勝的阿瓦王朝就這樣滅亡了。隨着白古和阿瓦這兩個分裂時期的王朝相繼滅亡,標誌着緬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向東擴展

在北進的同時,莽應龍沒有減緩東進的速度。1556年,緬甸軍隊佔領今泰國北部的蘭那泰王國,將其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流派王室成員帶重兵駐守。蘭那泰長期處於周圍各大國的爭奪之下,飽受戰亂,而崇尚佛教,不好殺生,被稱爲“慈悲國”。可是,慈悲也挽救不了他們滅亡的命運,東籲王朝奪取蘭那泰的目的並不是僅此而已,莽應龍的目光早已指向了更遠的地方。蘭那泰是通往泰國和老撾的重要跳板,也是進入中國明朝領地的另一條途徑。此時的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和老撾都缺乏和緬甸抗爭的能力,但是瀾滄王國(老撾)的國王薩塔提臘卻並不缺乏野心。1558年,瀾滄國的軍隊進入蘭那泰,莽應龍即刻認識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戰。他果斷的發兵反擊,並在擊退來犯之敵後又追擊入老撾本土,奪取明朝封給老撾國王的官印,並在老撾的土地上劫掠。1559年,薩塔提臘不得不和一向爲敵的暹羅阿瑜陀耶王朝結爲同盟,遷居新都,加強防備。同時,老撾北方在今雲南境內的車裏國也表示臣服。緬甸的勢力滲透到了湄公河流域。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第2張

北上爭雄

正當莽應龍的事業處於昌盛階段,孟密發生的內亂又給與了他一個控制北方的好機會。孟密原是木邦一部,公元15世紀中期從木邦中分裂出來,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承認,於是成爲緬甸四雄之一。公元16世紀50年代,孟密老土司思真去世,孟密的兩兄弟爭權,內亂爆發。1560年,孟密王室兄弟中的弟弟向莽應龍求援,莽應龍於是招其爲女婿,使之改名爲思忠,又協助他返回孟密國,奪取兄長的王位。思忠取得王位後,便依附於東籲王朝。莽應龍進一步借道孟密攻打孟養,以報當年孟養等國攻破阿瓦城,殺害莽紀歲的“舊仇”,同時指派其將領卓吉侵佔孟養的土地。後來,卓吉被孟密國老土司思真的女婿孟乃的土司別混殺死。這一行爲激怒了莽應龍,他親自帶兵攻打別混父子並將其擒獲。通過這次戰鬥,莽應龍不但幫助思忠排除了異己,同時更是爲了自己北方的霸業打下基礎。

消滅了別混勢力後,莽應龍野心進一步膨脹,他派人招誘隴川、幹崖、南甸三宣撫司的衆多土官,向大明朝公然挑釁,覬覦中國領土。當他發現明朝軍隊有所防備時,覺得無機可乘,又生怕其在緬甸停留時間過長,其他的割據勢力偷襲後方,於是逐漸向南方退卻。明朝的鎮巡官沐朝弼等人向朝廷彙報了此事,但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兵部回覆說:“荒服之外,治以不治。噠喇已畏威遠遁,傳諭諸蠻,不許交通結納。”朝廷發下了這項詔令,雲南方面只好執行,他們也無力派兵征討緬甸。就這樣,東籲和明朝的第一次較量在無聲中開始,也在無聲中結束了。

攻克暹羅

向北方的發展勢頭受到強大的中國明朝抑制,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的領土擴張計劃。莽應龍試圖破壞老撾和暹羅的同盟,便將注意力集中到阿瑜陀耶。公元1548年至1549年,他曾跟隨莽瑞體攻打過阿瑜陀耶王朝,但當時暹羅軍民在王后素麗瑤泰的英勇表現感召下奮勇抵抗,使得緬甸雖有明顯強於暹羅的軍事實力仍然無法攻下阿瑜陀耶城。莽應龍即位後,再次謀劃進攻暹羅。當時,暹羅王摩訶查克臘帕克(素麗瑤泰之夫)獲白象,莽應龍前去索要,遭暹羅拒絕。莽應龍率軍於1563年大舉進攻暹羅。這次的緬軍比上次更強大,而暹羅卻沒有誕生第二位像素麗瑤泰那樣的英雄,暹羅終將失敗。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第3張

蘭那泰的國王此刻背棄了緬甸,他發動部下從側翼遊擊騷擾莽應龍的大軍。這雖然延緩了緬軍攻略的速度,給了暹羅國王加強都城防禦的時間。但暹羅戰略失誤,再加上駙馬暨彭世洛太守摩訶曇摩羅闍降緬,緬甸勢如破竹,自北方奇襲阿瑜陀耶城,大敗暹軍,最後摩訶查克臘帕克被迫與莽應龍訂立城下之盟,交出主戰的副王(王儲)拉梅萱等人入緬爲質,向緬甸進貢,阿瑜陀耶王朝遂淪爲緬甸的保護國。然後,莽應龍回師攻打蘭那和老撾,雖然輕易的取得勝利,但是他們總是在他離開之後背叛他,前前後後共征剿了八次之多。

正當緬甸的大軍在暹羅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東籲王朝國內重要的根據地之一白古卻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564年,白古(一稱勃固)地區農民爲了反抗東籲王朝封建統治舉行起義。其原因在於莽應龍窮兵黷武,連年對外用兵,大批農民被徵發兵役和勞役,以致稻田荒蕪,農業受到嚴重破壞,人民死於戰爭、饑饉、疫病的不計其數,哀鴻遍地,民不聊生。白古農民忍無可忍,遂乘莽應龍遠征暹羅後方空虛之際,舉行起義。起義者先與被拘留在京都附近的撣族和暹羅俘虜約兩萬人取得聯繫,然後與孟族共謀起事,引導武裝農民入城,而且起義農民焚燬了國王所建的水榭和王宮。莽應龍聞訊,急忙從清邁(蘭那泰都城)趕回白古,殘酷地鎮壓了起義,把捕獲的數千起義者囚困在竹欄中,要按古代習俗將其燒死。在行刑前,按例不給予食物。這一暴行激起緬族、孟族和撣族僧侶對起義者的同情,紛來贈給食物。僧侶們強力要求赦免起義者,莽應龍本人信奉佛教,最終同意免予處死起義羣衆,但爲首的70名起義領袖均遭殺害。這次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則更加尖銳,爲後來的孟族大起義播下了種子。”

再次北上

由於1564年的起義,莽應龍對外的攻勢暫停了幾年,他開始重視發展內政。莽應龍在對外戰爭上很有用兵之道,在處理內政方面也有十分成績。他在位的30年裏,緬甸的經濟和國力有了巨大的提高。然而,1567年緬甸還是發生了大饑荒,這和此前的白古農民都動搖了東籲王朝的統治,帶來嚴重後果。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第4張

到了1568年,東籲王朝再次開始大規模的擴張行動。東籲的大軍攻打北方的木邦,木邦土司罕拔嚮明朝政府報告情況,負責的官員居然向罕拔索取賄賂,而不協助木邦請求援兵。罕拔大怒,和弟弟罕章集中兵力堵塞來往的道路,使得商人旅客皆無法通行。罕拔的莽撞行爲使得他在不久之後食鹽匱乏,他不得不向緬甸乞和。莽應龍得知此事立即向其贈送五千籝的食鹽,至此木邦也感激莽應龍的恩德,帶着金銀、珠寶、大象和戰馬前往緬甸表示答謝。莽應龍再次給與他們厚重的回報,罕拔十分高興,決定歸順緬甸東籲,於是莽應龍和他相約結爲父子。雲南潞江的土司線貴得知此事,感到莽應龍的仁德非明朝的當地官員可比,加之受到罕拔等的勸說,也向莽應龍表示歸附。木邦是緬甸北方的大國,木邦的歸順大大激發了莽應龍的野心,他懷恨當年明朝政府下令各部不得與東籲聯繫及貿易的行爲,認爲此時是攻打今雲南境內屬於明朝各部族的好機會。然而,當他招攬隴川宣撫使多士寧和幹崖宣撫使刀怕舉時都遭到了拒絕。多士寧告誡莽應龍說,中國面積廣闊,國力強盛,緬甸不過是中國的附屬,不要妄想入侵中國,不要輕舉妄動。莽應龍受到了堅決的抵制,不得不再次擱置北進的想法,但這次他已經取得了木邦和潞江的部分力量。明朝和東籲的第二次較量就這樣結束,但是明朝的頹勢已經非常明顯。

滅亡暹羅

莽應龍放棄繼續北進的另一個理由是暹羅阿瑜陀耶王朝擺脫他統治的勢頭開始明顯起來。1567年,莽應龍曾向暹羅王摩訶查克臘帕克求婚,但是遭到暹羅方面的拒絕。這激怒了莽應龍,當他在北方前進的勢頭受阻時,他自然要向暹羅興師問罪。暹羅還得到老撾的薩塔提臘王的鼓動,在威逼已在1563年戰爭時降緬的彭世洛太守摩訶曇摩羅闍投降失敗後就發兵包圍了該城。這使得莽應龍不得不重新發動對暹羅的全面戰爭,關於他所調動軍隊的數量竟然有90萬之衆的說法。然而,暹羅方面抵抗得很堅決,阿瑜陀耶城內的葡萄牙僱傭軍向緬軍掃射,造成很大的傷亡。從1568年11月緬軍包圍阿瑜陀耶城,直到1569年8月方纔攻克。阿瑜陀耶城據守了10個月之久,其間一直與緬甸抗爭的暹羅王摩訶查克臘帕克去世,新王摩欣繼位,莽應龍利用主少國疑之機,施反間計剪除了暹羅的股肱戰將披耶藍摩,而後又放回了1563年戰爭中入緬爲質的披耶卻克里(在緬期間已叛變),佯稱從緬甸冒死逃回,請纓守城。摩欣王不知是計,委以重任,在披耶卻克里的裏應外合之下,莽應龍得以攻入阿瑜陀耶,俘獲摩欣王及衆臣。這也是緬甸軍隊第一次攻陷阿瑜陀耶城,以前都是圍而不破直至其投降,但是此次距離1548年莽瑞體發動的戰爭已經有20多年。莽應龍在盛怒之下將暹羅王處死,在大肆劫掠之後將阿瑜陀耶的臣民一併攜帶回白古,只留下不到一萬的居民。而摩訶曇摩羅闍則被莽應龍冊立爲傀儡王。至此緬甸開始了對暹羅長達15年的間接統治,這種局面直到莽應龍死後的1584年才因納黎宣(摩訶曇摩羅闍之子)的反抗而結束。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第5張

三次北上

平定南方後,莽應龍第三次準備向北方挺進。公元1573年,此時明朝剛剛進入了萬曆年間,莽應龍的大軍從白古出發,經過木邦,直逼隴川。先前拒絕莽應龍無理要求的多士寧開始覺得力不從心,多士寧的記室(參謀)嶽鳳卻另有想法。嶽鳳是江西撫州人,狡猾而長於智謀,到隴川做生意,得到了多士寧的信任,多士寧還將妹妹家給了嶽鳳。嶽鳳擔任記室之後,對多士寧阿諛奉承,欺上瞞下,暗中奪取了隴川的實權。後來,莽應龍的大軍到來,木邦的罕拔等人爲緬甸方遊說各地的土司,嶽鳳也暗中和他們一起歃血爲盟。他引誘多士寧前往緬甸依附莽應龍,但多士寧表示反對。嶽鳳於是指使兒子嶽曩烏毒死了多士寧,並將多士寧的妻子兒女和多數族人全部殺死,從而奪得了隴川以及明朝的官印。嶽鳳殺死多士寧後就投靠莽應龍,向他贈送了金銀,相約爲父子,並接受莽應龍的僞命,成爲隴川宣撫,開始了他的漢奸生涯。

正巧,當初另一個反對莽應龍的土司幹崖的刀怕舉去世,他的弟弟刀怕文暫時控制了幹崖。刀怕舉的妻子罕氏是已經歸順莽應龍的木邦罕拔的妹妹,罕拔於是引誘刀怕文歸附緬甸,許諾將妹妹罕氏再嫁給刀怕文,並讓他繼承其兄長的權利。刀怕文拒絕,罕拔就發兵和刀怕文交戰。罕拔請求請莽應龍出兵幹崖,認爲如果幹崖被攻陷,隴川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莽應龍的兒子莽應裏向莽應龍提議,隴川、幹崖雖然沒有了“主人”,但是因爲位置較遠,要立刻完全控制還需要時間,而孟養的土司思個的勢力就在邊上,素來和緬甸爲敵,萬一孟養的大軍乘虛順流而下,東籲的軍隊將會腹背受敵。莽應龍同意了莽應裏的觀點,藉助木邦的一萬多士兵作爲攻擊主力,並以衆多緬甸軍隊爲後盾逼迫幹崖的刀怕文,自己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孟養。刀怕文沒有料到莽應龍的軍隊會到得如此迅速,頓時潰散,刀怕文逃到永昌。莽應龍就將幹崖的官印交給罕拔的妹妹罕氏掌管,並委派盞達副使刀思管、雷弄、經歷廖元協助她,一同守備幹崖,防止中國明朝的進攻。幹崖成爲緬甸的附屬。

與此同時,蠻莫的土司思哲也歸順莽應龍,調集了一萬多士兵出入於迤西界上,以牽制孟養土司思個。此時,在隴川和幹崖一帶的緬甸方軍隊已經達到二十多萬。嶽鳳和罕拔、思哲會盟,一同承認莽應龍的宗主地位,將協助東籲抵制明朝。莽應龍製作了錦囊象函貝葉緬文,聲稱西南金樓白象王“莽噠喇弄王”撰寫國書遞交明朝皇帝,書中言辭十分傲慢,完全作爲與明朝平等的國王身份,在中國看來這是最大的挑釁。莽應龍又指示罕拔和嶽鳳的軍隊南下穩固孟密,自己率領主力主攻緬甸最後一個支持明朝而與緬甸抗衡的土司——孟養。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第6張

然而,孟養的實力並不虛弱,土司思個很善於用兵,又因爲和莽應龍的家族是世仇,所以一心抗緬。莽應龍軍隊雖然在數量上佔據優勢,但是仍然多次遭到思個的挫敗。思個兵力不足,退守孟倫,雙方相持不下。正在這時,明朝金騰副使許天琦派遣指揮侯度帶着檄文安撫孟養。思個接到了檄文,愈加盡力抗擊緬甸。莽應龍增派了兵力攻打孟養,思個連忙向許天琦告急。正巧許天琦去世,暫時由署事羅汝芳代管,羅汝芳犒勞了思個的使者,讓他先行回到孟養報信,使思個等待救援,然後立即調兵進駐騰越(今騰衝)。思個聽說援兵到來,士氣振奮,命令土目馬祿喇送等領兵一萬餘,斷絕莽應龍的糧道,並且帶領重兵埋伏在戛撒,引誘莽應龍深入。思個帶領士兵從正面猛攻莽應龍,而約定明朝羅汝芳的援兵從隴川出發攻擊其後方。莽應龍大敗,糧草又已經消耗殆盡,只能屠殺戰象和戰馬來充飢,這是莽應龍一生征戰中最大的失敗。此時有人向雲南巡撫王凝提議,認爲爲了孟養而大舉攻殺莽應龍不合適,於是王凝派快馬制止羅汝芳的援軍前進。羅汝芳得到命令,不得不撤退,思個等待援軍遲遲不到,也無法徹底剿滅被圍困的莽應龍。嶽鳳觀察到明軍的動向,集合隴川士兵二千人日夜兼程突進,引導莽應龍從小路逃離戰場。思個發兵追擊緬甸軍隊,再次獲得大勝,在這次追擊戰中莽應龍險些被俘。

莽應龍的第三次北進遭到以孟養思個爲主的頑強抵抗,遇到了東籲王朝建國以來的最大的一次敗仗,險些丟了性命。看上去莽應龍確實失敗了,緬甸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但從總體上說,莽應龍的第三次北進獲得了隴川、幹崖和蠻莫等地的支持,明朝在這一帶的勢力只剩下孟養一司。明朝那種對於莽應龍瘋狂擴張和侵略的行爲不採取主動的抵制和打擊的態度,以及不認爲保障邊境各土司不受緬甸侵略是自身義務而只依靠當地土司自發的進行抵抗的想法,必將導致明朝在中南半島勢力的萎縮,這也是明朝萬曆年間的特點,這樣根本不可能消除東籲對明朝國土的威脅。顯然,莽應龍逃回南方後,力量得到了恢復,他在1575年又發動了對老撾的戰爭,緬甸的軍隊將老撾的新都萬象洗劫一空,這就是明證。莽應龍不但沒有因爲第三次北進的失敗而心灰意冷,相反,這更堅定了他翦除孟養的決心。

莽應龍:緬甸東籲王朝第三代國王,緬甸三大帝之一 第7張

四次北上

1577年,雲南巡按陳文燧向朝廷提議爲孟養土司思個加官進爵,使他更堅定的爲明朝抵禦緬甸。然而,公元1578年明朝政府做了一件極爲荒唐的事,朝廷派遣使者到達孟養,命令思個將所俘獲的緬甸士兵和戰象歸還莽應龍,並贈送莽應龍金帛,對他好言慰諭。這顯然是大國作風,當時的明朝仍然沒有意識到東籲王朝天天增長着的領土野心,還以爲莽應龍等是一般的部族衝突。莽應龍對此當然不予理會。1579年,明朝永昌的千戶辛鳳奉命到孟密購買大象,被早就投靠東籲王朝的思忠抓獲,思忠將辛鳳送交到緬甸,緬甸方面又將辛鳳遣送回國。同年,莽應龍再次攻打孟養,報“戛撒之戰”慘敗血仇,這是他第四次北進。莽應龍這次的準備尤爲充分,思個得不到明朝的救援,慘敗而逃往騰越,在中途被叛變的部下抓獲,押送到莽應龍處。莽應龍毅然將他殺害,完全吞併了孟養。就這樣,通過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北進,莽應龍終於將緬甸的全部領土納於東籲王朝的統治之下,繼蒲甘王朝之後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1580年,當明朝雲南巡撫饒仁侃派遣使者招撫緬甸時,莽應龍已經完全不作迴應了,在他的眼中取下明朝也只是時間問題。

白象大王

然而,莽應龍雖然拔除了明朝在緬甸的所有力量,莽應龍在位末年,緬甸的國土已經空前遼闊,東到老撾的林城(即萬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爾,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現中緬邊境,佔據了大半個中南半島。這就是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1581年,莽應龍去世,享年66歲,他的事業只有他的後世纔有可能完成,即位的正是他的兒子莽應裏。莽應裏登上王位之後,東籲王朝已面臨分崩離析的嚴峻形勢。莽應龍憑藉他的聲威權勢建立起的國王和巴因、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係發生斷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