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官員郗超簡介:太尉郗鑑之孫,會稽內史郗愔之子

本文已影響3.42K人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王朝。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爲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郗超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郗超(336年-378年),字景興,一字敬輿,小字嘉賓,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人,東晉官員、書法家、佛學家,太尉郗鑑之孫,會稽內史郗愔之子。

郗超出身於高平郗氏,歷任撫軍掾、徵西椽、大司馬參軍、散騎侍郎、中書侍郎、司徒左長史等職。他是桓溫謀主,曾勸說桓溫廢帝立威。桓溫因不肯採納他的建議,在第三次北伐時大敗而回。桓溫死後因母喪辭去司徒左長史之職,後被起復爲散騎常侍、此後又授任宣威將軍、臨海太守等職,郗超都沒有接受。太元二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四十二歲。

郗超善長草書,亞於二王,《書品》將其書法定爲中品。他還精通佛學,著有《奉法要》,被支道林等名僧譽爲“一時之俊”。

東晉時期官員郗超簡介:太尉郗鑑之孫,會稽內史郗愔之子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郗超年輕時卓越超羣,放蕩不羈,有曠世之才,在士林中交遊廣泛。他善於清談,見解義理精妙入微。 永和元年(345年),會稽王司馬昱被授爲撫軍大將軍,徵辟郗超爲府掾。

追隨桓溫

永和四年(348年),桓溫因平蜀之功,進位徵西大將軍。郗超進入桓溫幕府,擔任徵西府椽,後改任大司馬參軍。桓溫英氣高邁,很少推崇他人,但在與郗超交談之後,卻認爲他深不可測,因此盡心禮待。而郗超也一心追隨桓溫,不久又被授爲散騎侍郎。

太和四年(369年),桓溫請求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當時,北府兵卒悍勇,桓溫不願讓郗愔掌握京口重鎮。郗愔對此絲毫不知,還致信桓溫,表示願意與他共同輔佐王室,請求率部出河上。郗超將原信毀掉,以父親的名義僞造信件,呈給桓溫。信中寫道:“我不是將帥之才,不能勝任軍旅重任,而且年老多病,還是給我一個閒職,讓我休養吧。徐兗二州的軍隊就由桓公統領吧。”桓溫得信大喜,當即改任郗愔爲會稽內史,並自領徐兗二州刺史,兼併了郗愔的軍隊。

同年四月,桓溫自兗州出兵北伐。郗超極力勸諫,認爲汴水久未浚治,會影響漕運。桓溫不聽,執意進軍,並由清水進入黃河。郗超再次勸諫,認爲桓溫入黃河之法是逆水而進,難通漕運,擔心前燕拒守不戰,會令晉軍糧道斷絕,陷入無糧困境。他建議桓溫盡率全軍直擊前燕國都鄴城,這樣不論前燕逃回遼東後方、拒守鄴城或出兵決戰都有利於北伐進展。郗超又提出另外一個比較穩健的策略,建議桓溫堅守河道,控制漕運,儲蓄糧食,直至明年夏天再繼續進攻。他認爲如不速戰速決,當戰事拖延至秋冬後,在水量減少而北方早降溫的客觀條件之下,會令到晉軍更難維持。但桓溫全都不聽。 九月,桓溫在枋頭被燕將慕容垂擊敗,大敗而回。

東晉時期官員郗超簡介:太尉郗鑑之孫,會稽內史郗愔之子 第2張

密謀廢立

桓溫北伐的本意是要建立功勳,然後回朝接受九錫,從而奪取政權,但卻因枋頭兵敗,威望頓減。鹹安元年(371年),桓溫收復壽春,對郗超道:“這次勝利能雪枋頭兵敗之恥嗎?”郗超則表示不能。當夜,郗超對桓溫道:“明公身居重任,如果不能效仿伊霍、廢立皇帝,不足以鎮壓四海,震服宇內。”桓溫採納了他的建議,決定廢黜皇帝司馬奕。

同年十一月,桓溫散佈流言,稱司馬奕因陽痿不能生育,並讓寵臣相龍、計好、朱炅寶等人蔘侍內寢,而後宮所生三子並非皇帝親生。不久,桓溫率軍入建康,以褚太后的名義下詔,廢司馬奕爲東海王,並立會稽王司馬昱爲皇帝,是爲晉簡文帝。 當時,郗超擔任中書侍郎,坐鎮朝廷,百官皆畏其權勢。謝安曾與王坦之一同去拜訪郗超,一直等到天色已晚也未能入見。王坦之打算離去,謝安道:“你就不能爲了性命,先忍一忍嗎?”

簡文帝雖被立爲皇帝,但卻形同傀儡,常擔心被桓溫廢黜。後來天現異象,熒惑入太微,這在當時被認爲是帝位不保的徵兆,司馬奕被廢時也有同樣的天象。簡文帝非常不安,甚至向郗超詢問桓溫是否會再行廢立。郗超斷言道:“桓大司馬正對內穩定國家,對外開拓江山,我願用全家百餘口來擔保,不會發生那種不正常的政變。”簡文帝稍微安心,又吟誦庾闡詩道:“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簡文帝因不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位不到兩年便憂憤病死。

壯年病逝

桓溫死後,郗超改任司徒左長史,但因母喪離職。他認爲父親郗愔是名公之子,位遇應在謝安之上,但一直處於閒職,而謝安卻能掌握朝政,對此憤恨不平。謝安對郗超也是深恨不已。

守孝期滿後,朝廷起復郗超爲散騎常侍,後又授爲宣威將軍、臨海太守。他都沒有接受。 太元二年十二月(378年1月),郗超病逝,年僅四十二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