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護當初連殺三位皇帝 宇文護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88W人 

對宇文護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宇文護身爲北周的權臣,宇文護爲什麼連殺三位皇帝?宇文護到底是怎麼想的?宇文護最後是怎麼死的?

一、引子

宇文護死了。

他到死都都沒看到兇手的樣子,因爲他被人從背後打碎了後腦骨而死。

他可能做夢也沒想到,殺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是那個他看着長大,並輔佐他做了十二年皇帝的堂弟宇文邕。

宇文邕隨即宣佈了這個堂哥的十大罪狀,狀狀罪不容誅。

宇文邕也夠狠,堂哥的妻兒老小一個也沒放過

宇文護爲什麼被殺?他真的該死嗎?那我們就打開塵封的歷史,一起去探尋事情的真相。

宇文護當初連殺三位皇帝 宇文護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二、 託孤

公元556年11月21日,宇文泰就要死了。

死前他緊緊攥住侄子宇文護的手,有氣無力地說道:這次的病恐怕是挺不過去了,我那幾個孩子都還小,一定要照顧好他們。天下處在戰亂之中,我相信你一定能夠秉承我的志向,完成我未竟的事業。

宇文護嗚咽着發誓道:叔父的話,我記下了,肝腦塗地,絕不相負。

聽完侄子的話語,宇文泰長舒一口氣,因爲他相信他這個侄兒一定能擔當起託孤之重,他們曾一起走過三十年的風風雨雨。

這位亂世梟雄終於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宇文護父母死得早,十二歲就跟隨宇文泰奔波於戰陣行伍,在這種居無定所的日子裏,二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按輩分說是叔侄,年齡上其實也只差六歲,這種感情或許更像兄弟吧。

隨着年齡的增長,宇文護的軍事才能凸顯,屢立戰功,成了叔父事業上的臂膀。後來二人各自成家立業之後,由於宇文泰身爲西魏丞相,事務繁忙,無暇照顧幾個年幼的孩子。更多的時候是交給宇文護打理家務,管教孩子,宇文護各方面處理得井井有條,深得宇文泰讚許。幾個堂弟也比較畏懼堂哥宇文護。

就是長期在這種以兄之名行父之實的情況下,宇文護養成了對幾個堂弟的家長作風。這爲他日後被殺埋下了伏筆。

宇文護當初連殺三位皇帝 宇文護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第2張

三、 廢立

北魏滅亡後,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皇帝其實是個傀儡,實際掌權人是丞相宇文泰。就如東漢末年的曹操。離取得帝位只差一層窗戶紙了,還沒來得及捅破,宇文泰就病逝了。

宇文泰死後,宇文護代叔父捅破了這層紙,逼迫魏帝把皇位禪讓給了宇文泰的第三個兒子宇文覺,建立了大周政權,宇文覺就是後來的周閔帝,他當時只有十五歲。宇文護因擁立之功,被封爲晉公。魏帝也於禪讓後不久被宇文護殺死。

由於宇文覺年齡小,政權也尚處在過渡期,根本無法把握政局。宇文護只能代行執政之權。這時候有兩個人,一個是李植,一個是軍司馬孫恆,他們二人在宇文泰活着的時候,被得到重用,曾經因爲某些事和宇文護有過矛盾。見宇文護大權在握之後,他們就怕宇文護翻舊賬,決定先下手爲強。私下裏蠱惑宇文覺殺掉宇文護,理由是宇文護權利過大,將來可能會造反。

宇文覺年齡小,經歷的事情少,缺少政治分辨能力,哪裏經得起這兩個政治老油子的話語蠱惑呢,三言兩語被說服了,宇文覺決定除掉宇文護。就像康熙除鰲拜一樣,挑選了幾名身強力壯的人,在後花園天天演練擒拿術。

宇文護聽到些風聲,謹慎起見,就把李植和孫恆調離了。然後聲淚俱下地對宇文覺說:天下至親,不過兄弟,如果兄弟之間互相猜忌,這世間還有什麼感情可以信得過。先帝託孤於我,若使陛下親覽萬機,威加四海,臣死之日,猶生之年。但恐除臣之後,奸惡之徒便會放肆,不但陛下有性命之憂,社稷也將顛覆’’。

我覺宇文護這話說得真是發自肺腑,句句在理,一點毛病沒有。但是宇文覺腦子被那兩個老傢伙洗得非常徹底,對宇文護的話表面上應承,心裏卻盤算着再次殺宇文護的計劃。

在第二次刺殺計劃實施前夕,有個叫光洛的人感覺跟着李植和孫恆混沒前途,於是就把他們二人的詳細刺殺計劃全部告訴了宇文護,宇文護大怒,殺掉了李植和孫恆以及他們的黨羽。宇文覺也被囚禁了起來。

隨即宇文護召集骨幹大臣開了一個會議,議題是要不要廢掉現在的皇帝宇文覺。大臣都是牆頭草,風往哪吹,就往哪倒,這時候這些人摸清了宇文護的意圖,都表示堅決擁護宇文護的決定。

宇文覺被廢后,不久就死掉了。史書交代爲宇文護派人暗中殺害。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歷史上,被逼迫退位的皇帝基本難以善終,因爲只有這樣纔會斷了舊皇帝黨羽的念想,否則隨時都會有人以擁護舊皇帝復辟的名義起事。爲了江山穩固,不得不這樣做。

宇文護當初連殺三位皇帝 宇文護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第3張

四 、鳩殺

國不可一日無君,宇文護經過反覆權衡,又立了宇文泰的庶生長子宇文毓爲繼任皇帝,即周明帝。

經過廢立事件,宇文護也清楚地意識到,再不歸政,可能還會出現第二個宇文覺,於是就把政務交給了宇文毓處理,自己不再過問。但是軍事政權還在自己手裏牢牢把握着。好像歷朝歷代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掌握了軍事權利,就掌握了主動權。歷史證明,也確實是這樣。

宇文護的意圖很明顯,不是想要權利嘛,好吧,給你行政權自己耍去吧,玩好了,證明你小子有能耐。玩不好,我有主動權來收拾殘局。

宇文毓寬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幼而好學,博覽羣書,善屬文,詞彩溫麗。這是《周書》中對它的評價。可是這樣一位好皇帝,登基後第二年的五月就死了,史書上給出的死因是“因食遇毒”,就是食物中毒死的。

那誰是下毒的人呢?史書也給出了答案,宇文護。

那宇文護爲什麼要殺他?因爲他自主性太強,宇文護難以駕馭。

殺宇文毓的理由很牽強。但對於過去的事情,即使持懷疑態度,也無從考證,我們只能相信史書。

宇文毓在死後,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宇文邕即位,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武帝。宇文邕的即位是宇文毓死前指定的,並非宇文護的選擇。

宇文護當初連殺三位皇帝 宇文護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第4張

五、 戰敗

宇文邕登基後,十分明白自己的處境,就像他小時候,宇文護代管家務那會,對堂哥宇文護言聽計從,就像兒子對父親。他們相處得很融洽。

家和萬事興嘛,在兄弟二人的齊心協力下,北周國力漸漸強盛。一舉滅掉了南樑。隨後又對北齊發動了軍事行動。

北齊連連敗退,眼看就要亡國了。這時候北齊使出了一招殺手鐗---人質要挾。而這個人質是誰呢?就是宇文護的母親閻姬。由於早年戰亂,閻姬攜子顛沛流離的過程中,與宇文護走散,後來世事演變,閻姬就寓留在了北齊。

北齊方面讓閻姬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信,託人帶給了宇文護。母子一別三十年,宇文護又至孝,見信後,痛哭流涕,立即停止了軍事進攻。展開了與北齊的談判。最終以北周退兵爲條件,齊國把閻姬送回了北周。

滅掉北齊就可以實現領土的一統,這是國家戰略,朝望所在,宇文護再有權利,也不敢因私廢公,但他內心又感念於北齊的送母歸國之恩。所以當宇文邕要求他再次出征的時候,內心是極其矛盾的,這正是:世間安得雙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宇文護最終還是被迫選擇了出征,由於思想上的負擔,作戰部署不周全,最後被北齊打敗,損失慘重。回國後,宇文邕雖然沒有責備宇文護,但他在朝廷中的威望卻遠不如前,歸政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宇文護當初連殺三位皇帝 宇文護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第5張

六、之死

宇文邕和宇文護以兄弟之情相處了十二年,所謂的和睦只是表面的。宇文邕其實隱忍了十二年。自己明明是一國皇帝,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這種權利卻受到了鉗制,得不到完全的自由,無時無刻不在想着衝破這種束縛。

加之宇文護居功自傲,權力慾極度地膨脹,朝政人事任免基本都是由他說了算,宇文護的幾個兒子也仗着父親的權勢爲非作歹,蠹政害民。宇文邕終於動了殺機。

公元572年4月12日,宇文護從外地出差回來,宇文邕還像往常一樣,十分親暱於這個大表哥,在文安殿認真聽取了宇文護出差期間的見聞,交談期間,宇文邕向宇文護說到一件頭疼的事情,他說最近太后經常飲酒,年齡大了,這樣非常危險。自己勸過,但是勸不住,希望宇文護能出面去勸說。並從懷裏拿出一份事先寫好的《酒誥》交給宇文護。酒誥是周朝周公旦做的一篇禁酒令。宇文護欣然應允,於是兄弟二人一同前往見太后。

見面之後,太后賜座於宇文護,就這樣宇文護坐着面對太后讀《酒誥》,宇文邕站在宇文護一側。

就在宇文護聚精會神讀到緊要處,突然,宇文護用手中的玉笏狠狠地砸向他的後腦勺。一擊之下,力量千鈞,後腦骨頓時碎裂。

就這樣,一代權臣宇文護不明不白地終結了一生。

七、後記

宇文護並非十惡不赦之徒,相反,他對北周政權的穩定付出了畢生心血,是有功於社稷的,也對得起當初宇文泰的託孤之重。

只是他本人的家長作風和皇權產生了嚴重衝突,作爲一個皇帝,誰願意威權在人呢,所以三個皇帝都想除他而後快。有人說,宇文護爲什麼不交出權力呢?其實一個人長期身處權利中心,形成了一種慣性,根本放不下。所以宇文護的死有其必然性。

史書對宇文護多持否定的態度,因爲史官是站在皇權不容侵犯的角度上看待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