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不稱帝真的是爲了大玉兒嗎?真相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02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多爾袞爲何不稱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起大清開國史,就繞不過多爾袞和孝莊皇后。一個叱吒風雲卻又一生不得志的男人,一個美麗多情卻又心機深重的女人,這兩個人的愛恨情仇總是那麼撲朔迷離而又令人唏噓。

多爾袞,一生戰功赫赫,大權在握,爲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但他爲何卻始終沒有再進一步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真的只是因爲他愛慕大玉兒嗎?

一、 年少有爲,戰功卓著

明萬曆四十年(1612)冬,已經53歲的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多爾袞降生了。他對這個尤其聰明勇敢的十四子寵愛有加,那時的努爾哈赤還不知道,就是這個兒子完成了他逐鹿天下問鼎中原的夙願,但卻始終無法成爲真正的皇帝。

明天啓六年(1626)努爾哈赤去世,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被逼殉葬,當時他才14歲。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指定繼承人,在權力之爭中,四皇子皇太極中脫穎而出,成爲贏家。當時沒有軍功沒有勢力的多爾袞從此便跟隨皇太極,四處征戰,逐漸成爲一位傑出的將領及後來的權臣。

多爾袞不稱帝真的是爲了大玉兒嗎?真相是什麼

多爾袞自從16歲因隨皇太極徵蒙古有功,被賜號“墨勒根戴青”開始,便一直凸顯着不凡的才智,立下一個又一個功勞,令皇太極對他不斷委以重任:打蒙古察哈爾部、獲得傳國玉璽,得以使皇太極被衆人擁護, 崇德二年(1637),多爾袞率水師攻佔江華島,迫使朝鮮投降,解決了後顧之憂,使皇太極能全力對付明朝;崇德三年(1638),僅26歲的多爾袞被任“奉命大將軍”,率大軍討伐明朝。破城池40餘座,俘掠人口26萬,縱橫掃蕩數千裏;崇德六年(1641)至崇德七年(1642),多爾袞率軍與明軍進行鬆錦之戰,俘虜明軍主帥洪承疇。自此,山海關以外的明朝城池全部失守。

如此卓著戰績令皇太極對多爾袞十分器重,他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由多爾袞掌管,所有官職任免,都必須經過多爾袞許可。於是,多爾袞憑着累累戰績和敏銳的政治頭腦,使自己的地位與威望步步見升,掌握的權力更是逐漸增強,這些爲他後來成爲皇父攝政王奠定了雄厚基礎。

二、擁立幼帝 強勢攝政

崇德八年(1643),皇太極因病逝世,和努爾哈赤一樣他最後也沒有指定具體的繼承人。在當時的形勢之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是呼聲最高的人選,也兩位實力最強的競爭者。

其實,按照清朝原本的推舉制原則來說,多爾袞纔是最應該被推舉爲繼承人的,因爲他的能力、地位、威望等綜合實力在當時可謂無人能及。而作爲皇太極的長子和四大親王之一的豪格,不僅在身份上佔有絕對優勢,他的實力與勢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然而,多番紛爭之後,繼位的卻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當時年僅六歲的福臨,也就是順治帝。而多爾袞成了攝政王,哪怕之後覆滅明朝定都北京,多爾袞完全把持朝政被封“皇父攝政王”,但一直到他臨終都始終沒有自稱爲帝。

多爾袞不稱帝真的是爲了大玉兒嗎?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多爾袞願意一直屈居一位娃娃皇帝之下而不自己稱帝?原因有三:

原因一、實力不夠

多爾袞的勢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強大,單單來看多爾袞擁有正白旗、鑲白旗,掌控近三分之一的八旗軍隊,看似實力雄厚,無人可比。

然而,豪格與多爾袞相比並不遜色多少,也是與其旗鼓相當。作爲皇太極最出色的兒子,豪格比多爾袞還大3歲,他早在努爾哈赤時期起就開始上戰場,衝鋒陷陣,無數的歷練使得豪格不但勇悍異常,還具有非凡的戰略眼光,例如,他提出:大明是需要首先對付的敵人,建議聯合農民軍,分而化之,逐步削弱大明的力量。這種眼光在所有的王公貝勒中可算是絕無僅有的,再加上作爲皇長子和四大親王之一,豪格同樣是位高權重的人物,而且其身份的優勢更是多爾袞比不了的。

一個豪格就和多爾袞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再加上原本忠於皇太極兩黃旗將士並不願意多爾袞繼位,皇太極生前最爲信任的兩位大臣索尼與圖賴代表兩黃旗甚至直截了當地告訴多爾袞:“先帝有兒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另外以代善爲代表的兩紅旗態度不明,兩藍旗對於誰來繼位更是語焉不詳似是而非。綜合考量之下,多爾袞並不敢輕舉妄動。

原因二、形勢所迫

多爾袞不稱帝真的是爲了大玉兒嗎?真相是什麼 第3張

首先是大清內部的情形,經過皇太極生前17年的努力經營,大清已經脫離了後金形成了新的時代,而且在組織結構、施政程序、政策法令包括整個思想觀念上都已逐漸被漢。因此,索尼與圖賴等大部分人都願意支持皇太極的兒子繼位,尤其是皇長子豪格最被看好。

然而,皇太極逝世之際,正是清明兩朝交替的關鍵節點:苟延殘喘的明朝和聲勢迅猛的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以及雄心勃勃的大清朝,這三股重要政治力量正是決定輸贏的最後大決戰時刻,

正因如此,此時的權力繼承問題更顯得格外慎重而敏感,倘若處置不當,內憂外患,大清政權的前途將很難預料。因此,更需要平衡各方勢力,以大局爲重,找一個多數人都比較滿意的方案纔有利於內部團結,一致對外。因此,把現狀看得清清楚楚的豪格和多爾袞各自放棄稱帝,最後多爾袞提議:“立皇九子福臨爲帝。他年紀小,由我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等他成年之後,我們即行歸政。”

這樣一來,不必威脅到某派的利益,也不怕新帝即位後來個大洗牌,因此這個提議幾乎滿足了多數人的意願,立即獲得一致通過。

原因三、多爾袞的大局觀

或許是多爾袞在清朝歷史上太具爭議性,清史對這位一代梟雄的描述基本都是一帶而過,然而,事實上多爾袞是一個非常具有大局觀的人。“太宗創業盛京,同事諸王俱樹勳勞,而睿王之功爲冠。”多爾袞自年少起就征戰四方,爲大清不吝撒下熱血和青春,功勳背後意味着加倍付出。入關後,事務更爲繁忙,以文韜武略輔佐幼帝,開啓大清波瀾壯闊的歷程。

多爾袞不稱帝真的是爲了大玉兒嗎?真相是什麼 第4張

他帶領八旗鐵騎一舉南征北戰,逐步使得國家走向統一;他宣佈取消“三餉”,即遼餉、剿餉和練餉。頒佈了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他讓大清建立起了系統而有效的統治秩序……據記載,多爾袞因勞累過度而元氣大傷,得了三種病症:“一是怔忡之症(心悸),二是中風,還患有咯血癥。”

或許,這纔是多爾袞明明實權在握,離皇位一步之遙卻始終堅守直到生命的最終仍是攝政王的最大原因吧——他熱愛家國,因爲誰也沒有他付出的多;他希望自己的家國更好,而不是成爲家國不安的罪魁禍首。

至於野史和傳說中說,多爾袞因爲沒有子嗣所以沒有動力稱帝;因爲愛慕大玉兒(即孝莊皇后)所以不忍讓她和她的兒子孤苦,所以發誓一輩子不稱帝……這種兒女情長也未嘗沒有道理,只不過在多爾袞這樣一代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眼裏,這些都不能和他深深爲之付出和犧牲的家國重要。

只可惜,多爾袞戎馬一生,也曾排除異己,也曾緊抓權力,成爲無冕皇帝,最後卻還是落得功高震主死於非命的慘淡結局,還被曾經細心擁護輔佐的順治帝挖墳鞭屍。令人可憾可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