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3.08W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文靜死因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朝武德二年,剛剛稱帝沒多久的唐高祖李淵就開始殺功臣了,殺的還是唐朝開國功臣中,功勞排在前三,有着“恕二死”特權的劉文靜。

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劉文靜被殺時,唐朝建國才兩年,李唐僅佔有關中、河東、隴西諸郡,天下未平,這個時候就殺功臣,還是李淵欽定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這其實很不尋常。

劉文靜之死,目前比較公認的有兩個原因,明面上的緣由是劉文靜和裴寂的權力之爭,劉文靜不服裴寂官做得比自己大,發牢騷被認定謀反。暗中的緣由是因爲劉文靜和李世民走得太近,李淵不放心了。

先說第一個原因,劉文靜和裴寂有權力爭鬥,對於皇帝來說,其實是好事,即使李淵和裴寂的私交更好,也不足以幫助裴寂殺掉相當於宰相的劉文靜,李淵是皇帝,孰輕孰重應該分得清。

至於第二個原因,武德二年時,李世民還不是後來的天策上將,也沒有單獨開府的權力,和武德四年剿滅王世充和竇建德之後的權勢差遠了,劉文靜和這個時候的李世民結交,似乎並不足以讓李淵忌憚。

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武德二年時的李世民別說對李淵了,就連對李建成,似乎都構不成威脅,所以,因爲李世民而殺劉文靜?這個理由不太能站住腳。

就算是他支持李世民,也未必一定要殺,貶斥奪權就是,後來李世民公開爭奪太子時,支持他的人多了去,哪能一個個都殺掉?

因此,爲裴寂和爲李世民殺開國功臣劉文靜,都不是根本原因,實在是李淵想殺劉文靜,以劉文靜當時的咖位,也只有李淵真心想殺他,才能殺得掉。

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根據《舊唐書》中的記載,劉文靜在家中酒後揚言“必當斬裴寂耳!”,並起厭勝之法捉妖,然後被家中失寵小妾的哥哥告發,李淵和羣臣得到劉文靜的供詞後,態度是不同的:

文靜曰:“起義之初,忝爲司馬,計與長史位望略同;今寂爲僕射,據甲第,臣官賞不異衆人,東西征討,家口無託,實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高祖謂羣臣曰:“文靜此言,反明白矣。”李綱、蕭瑀皆明其非反。太宗以文靜義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懸隔,止以文靜爲觖望,非敢謀反,極佑助之。

從劉文靜的供詞看,他也說得很明白,就是對裴寂不滿,而且是酒後怨言,頂多也就是抱怨賞罰不公而已,李綱、蕭瑀和李世民也都認爲憑這幾句話不能定謀反之最,可李淵一語就定下了謀反之罪。

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第4張

在李淵表態後,劉文靜的死敵裴寂才建議“今若赦之,必貽後患”,於是,劉文靜被殺,從經過看,很明顯是李淵想殺劉文靜。那麼,李淵爲何迫不及待地借虛無的謀反之罪殺劉文靜?

說劉文靜要謀反,估計天下人都不會相信的,隋唐時期是個比較特殊的時期,有資格對帝王造成真正威脅的,只有可能是頂級門閥和世家

劉文靜並不是頂級門閥和世家出身,否則,不會在隋朝爲官時,四十多歲了還只是個縣令,沒跟沒底的,他能謀反?滿朝權貴有幾個會跟着他幹?這一點,估計連李淵都心裏門清。

所以,謀反罪只是李淵的藉口,這個藉口別人認不認可沒關係,反正,他就是要殺劉文靜,至於原因,或許跟李淵太原起兵前後,劉文靜擔負的職責有關。

李淵當初在太原準備反隋時,因爲擔心腹背受敵,曾經向突厥稱臣,雖然李淵也說了“然逼於時事,不得不爾”,但這個事始終是他心裏的一根刺,史書上不好交代啊。

而根據史書中的記載,當時建議和辦理跟突厥接洽事宜的,就是劉文靜,史載:“文靜勸改旗幟以彰義舉,又請連突厥以益兵威,高祖並從之。因遣文靜使於始畢可汗”,他是除去李淵的幾個兒子外,最清楚李淵和突厥有什麼勾當的親歷之人。

其餘的臣子知道起兵之初和突厥聯手的事,但並不知道詳細的因果和李淵到底付出了哪些屈辱,給突厥可汗的文書上有哪些不堪之言,這些,全在劉文靜的肚子裏裝着。

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第5張

而且,史書上描述的是劉文靜建議和突厥聯手,也未必就完全準確,也有可能是李淵提出來的,但史官爲他遮掩,改成是劉文靜建議,這種事終究不好讓開國皇帝去背鍋,唐朝史官也有改史書的習慣。

但不管是李淵建議的也好,還是劉文靜建議的也好,劉文靜知道詳細的李淵對突厥卑躬屈膝的過程和內容是肯定的,滿朝文武中唯他一人。

從李淵的角度來想,當然希望劉文靜小心謹慎,把和突厥交易的事瞞到死,但從劉文靜被告發一事上,李淵看出來了,劉文靜是個大嘴巴,且保密意識欠缺。

劉文靜之死被公認的原因有兩個 劉文靜死亡的真相是什麼 第6張

重要的是,劉文靜已經“出言怨望”,這個埋怨不僅僅是對裴寂,也有對李淵,心懷不滿,還是個大嘴巴,李淵太不放心了,貶官?他要是在地方上胡說八道怎麼辦?說別的不要緊,要是亂說突厥的事,李淵就頭疼了。

於是,李淵乾脆就借劉文靜犯事的機會把他殺掉,雖然是開國之初,天下未平,這個時候殺功臣影響不好,可李淵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和突厥勾結一事,朝廷中或許還有不滿的,殺掉劉文靜後,也可以完全讓劉文靜去背鍋,且劉文靜非頂級門閥和世家的出身,也讓李淵能放心殺掉他,而不用擔心政治上的後患。

綜上,身爲“太原元謀功臣”前三的劉文靜在唐朝武德二年時就獲罪身死,不是因爲他真能謀反,也並非和李世民關係親密,或許是沒有遵循“臣不密則失其身”而帶來的後果,即使不是小編琢磨出來的原因,僅僅是史書上記載的緣由,也同樣印證這句名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