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謀士和漢室的忠臣,荀彧到底傾向於哪個身份呢?

本文已影響2.4W人 

荀彧字文若,生於漢恆帝延熹七年(163年)。他雖然很早就表現出傑出的才能,可是受到第二次黨錮之禍的牽連,直到27歲那年,才被穎川太守陰修舉爲孝廉,擔任了守宮令。荀彧對漢室忠心耿耿,也很願意做朝廷命官,但他卻無法容忍董卓的倒行逆施,因此他很快請求外放,做了亢父縣縣令,隨後又辭官回了老家。

初平二年(191年)正月,冀州牧韓馥與袁紹一道自稱大將軍企圖另立中央,因荀彧與韓馥是老鄉關係,所以他曾在袁紹賬下效力,不過時間很短。當他發現袁紹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人選後,便轉而投奔當時還勢單力薄的曹操。因爲,在荀彧看來,曹操迄今爲止的表現,確實當得起漢室忠臣的稱號。

對於荀彧來投,曹操自然是欣喜萬分,還將他比喻爲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確實,荀彧之纔不下張良,他的才能不在於兩軍對壘時的出奇制勝而是一個謀略高手,善於在形勢轉換時,制定戰略決策。

興平二年(195年)夏,陶謙病死。正與呂布作戰的曹操,很想趁機攻取徐州,然後再回頭收拾呂布。荀彧予以明確反對,他一方面結合歷史的經驗教訓,論證了收復兗州根據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又從當前的利害關係,分析了爭奪徐州的利弊得失。正是在他的勸阻縣,曹操放棄了不成熟的念頭,傾力對付呂布,最終把呂布趕出了兗州。

單就荀彧本人而言,他的本質,與其說是曹操的謀士,不如說他是漢室的忠臣。在他內心深處,從未泯滅對劉氏皇權的政治向心力和心理依附性。他對於顛沛流離的漢獻帝給予了極大的關切,假如沒有荀彧的極力敦促,曹操將不會賣力地將漢獻帝奉迎到許都。

曹操的謀士和漢室的忠臣,荀彧到底傾向於哪個身份呢?

假如說曹操是許都政權的實際締造者,那麼,荀彧就是這個政權中被廣泛承認的文官領袖和首席設計師。他對維護皇權的神聖性有着無盡的興趣,也主要因爲他的努力,曹操才着手重建漢朝的禮儀制度,許都也因此成爲擁漢派的聖地。

漢獻帝到了許都以後,荀彧的角色也隨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儘管他仍然爲曹操獻計獻策,可實際上他不再是曹操手下的謀士,而是漢獻帝朝堂上的侍中、守尚書令。他的所有舉措,都以復興漢室爲宗旨。在這一點上,荀彧與曹操有着潛在的分歧,並且這種分歧隨着時間的推移日益凸顯。

兩人之間貌合神離卻並不意味着荀彧不再幫曹操謀劃戰略,相反,在官渡之戰中,荀彧對形勢的透徹分析,讓曹操有了清醒認識,這對官渡之戰的最後勝利是極其重要的。

顯然,曹操對荀彧的功績給予了高度的認可,並在建安八年(203年)七月上書漢獻帝,請封荀彧爲萬歲亭侯,後來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又打算上表讓荀彧做三公,只是因爲荀彧的拒絕,方纔作罷。荀彧的拒絕是出自真誠的,他是想以自己拒絕進位三公,來阻斷曹操對更高職務的覬覦。

曹操的謀士和漢室的忠臣,荀彧到底傾向於哪個身份呢? 第2張

曹操之所以一再給荀彧加官進爵,目的就是爲了拉攏他。他甚至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荀彧的長子荀惲。不過,曹操的這些拉攏手段,始終沒有改變荀彧忠於漢室的政治立場。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董昭等擁曹派人士,提議讓曹操晉爵魏公,以表彰他的對於“中興漢室”的豐功偉績。當時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認爲曹操當之無愧,只有荀彧堅決你對,這就得罪了曹操,讓兩人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於是,當時正南征孫權的曹操上表漢獻帝,讓荀彧隨他到譙縣慰勞前線將士,接着又讓荀彧以侍中、光祿大夫、參丞相軍事的身份,隨軍南征。而此次南下,也是荀彧與漢獻帝的訣別。

關於荀彧的神祕死亡,自古以來說法不一,陳壽的《三國志》說他是死於憂慮,而范曄的《後漢書》卻說他在壽春養病期間,接到了曹操派人送來的一隻食盒,他打開一看,盒內空無一物,五十歲的荀彧隨即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於是服毒自盡。

荀彧究竟是怎麼死的並不重要,但他死在了建安十七年確實是一種解脫,也是最完美的結局。這樣一來,他既成全了自己的名節,也有利於曹操妥善地處理後事,不管主僕二人有什麼矛盾,但荀彧的死表面上看來仍然是一團和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