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是什麼結局?一生剛烈,與太平軍激戰無數

本文已影響4.55K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江忠源是什麼結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晚清時期,在清軍的將領中有一個人,勇猛異常,經常是追着太平軍打,太平軍走到哪,他打到哪,而且還打了不少勝仗。這個人就是晚清名將江忠源。

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岷樵,湖南新寧(今屬邵陽)人,舉人出身。

在京城參加會試時,曾拜訪過曾國藩時,並對曾國藩說,天下承平已久,馬上就會有一場大亂。說話時聲震屋瓦,陽剛之勁溢於言表。要知道那時是1837年,離鴉片戰爭爆發還有5年,距離太平軍起義還有14年,絕對的未卜先知呀。從中也可以看出江忠源對天下大勢過人的判斷力。

送走江忠源,曾國藩對人道:“我平生從未見過如此人才。”又嘆道:“此人雖能名滿天下,但最終會因節烈而死。”

江忠源是什麼結局?一生剛烈,與太平軍激戰無數

話雖如此,但對江忠源來,他精彩壯烈的人生纔剛剛開始。

1844年在家鄉任教職官員時,就開始運用兵法訓練鄉里子弟。瑤人雷再浩在新寧黃背峒聚衆作亂時,他率團練進行圍剿,擊破叛軍巢穴,擒殺雷再浩,個人因此被擢升爲知縣。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後,江忠源被派往廣西協助大學士賽尚阿鎮壓太平軍。

當時,太平軍在楊秀清的指揮下連續取得勝利,兵鋒極盛。而江忠源的楚勇剛組建且人馬較少,太平軍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追着就是一頓猛攻。

江忠源剛開始堅守不出,後趁太平軍逼近時,命令楚勇突然出擊,太平軍準備不足,被斬殺數百。

1852年太平軍圍攻桂林城,江忠源獲知後,從湖南率領一千團練晝夜兼程進行支援。當他趕到時,清軍大將烏蘭泰戰死,江忠源就獨率人馬,扼守鸕鶿洲,三敗太平軍,解了桂林之圍。

江忠源熟知兵法,對戰場態勢有着敏銳的洞察力。

太平軍攻桂林不下,準備水陸並進,進入湖南。

江忠源察知了太平軍的意圖,提前在蓑衣渡砍伐樹木,堵塞河道,並在水邊兩岸結營,設下伏兵,迎頭截擊太平軍。

由於出其不易,太平軍沒有思想準備,被打了伏擊,死傷不少將士。太平軍南王馮雲山也被彈片擊中而亡。太平軍潰逃,江忠源繳獲不少輜重。

此戰使江忠源名聲大振,至此他也成了有名的“救火隊長”。

在太平軍圍攻長沙城時,江忠源又緊急馳援。

江忠源是什麼結局?一生剛烈,與太平軍激戰無數 第2張

到長沙後,作戰經驗豐富的江忠源迅速組織兵士搶佔了城東南的蔡公墳高地,佔據了有利地形,並廣設營盤,深掘壕塹。此舉使得太平軍不能繞城進行圍攻,只能在南城一隅屯結。

因此,太平軍將攻擊的首要目標放在了長沙城外的蔡公墳,蜂擁而上進行猛攻。江忠源率軍力戰。戰鬥中,江忠源腳踝被飛矛刺中,險些落馬,但仍拼死搏殺,牢牢守住了蔡公墳。

太平軍後又組織了數次進攻,都被江忠源等擊退。不得已,太平軍從長沙撤兵。

作爲清軍中最能打的將領,江忠源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但他也總能依靠自己的謀略與英勇取得最後的勝利。

1853年5月,太平軍東王楊秀清派遣胡以晃、賴漢英爲主將,率8000餘水軍西征,攻下安慶後,直撲南昌。

江忠源接到告急文書後,立即趕往南昌支援。

到南昌後,江忠源審時度勢,命令軍士燒燬一切接近南昌城的民居、建築,以防太平軍以此爲據點,對城進行攻擊。

然後,江忠源嚴格軍紀,約束軍隊,督促軍士加緊防備,對有令不行者格殺勿論,使得南昌城守軍精神面貌爲之一變。

太平軍趕到後開始攻城。

由於江忠源的先見之明,燒燬了與城牆相鄰的房屋,使太平軍無所棲身,只得在遠離城牆的地方挖地道炸城牆。

這時,江忠源將早年間讀的戚繼光的兵法派上用場。他教軍士用“甕聽法”進行鑑查。讓軍士靜坐在緊鄰城牆的大甕中,聽地下的動靜,如果發現有掘土聲,就讓人由內往下挖。挖通後,把燒熱的桐油灌入,燙死不少太平軍士兵。

江忠源是什麼結局?一生剛烈,與太平軍激戰無數 第3張

他還讓軍士在城外挖了不少明濠,內灌入水,如此一來,讓太平軍剛挖到城牆邊的地道,立刻被水給淹沒了。

每日戰鬥時,江忠源始終立於第一線指揮作戰,光他自己就手刃數十名太平軍攻城士兵。在江忠源的激勵與帶動下,守城清兵英勇無比。

雙方你來我往,血戰不止,太平軍三次用炸藥炸塌過南昌城德勝門城垣,江忠源三次組織清軍拼死守住,城下屍體堆積如山,太平軍仍無法攻克。

江忠源守城93天,使太平軍傷亡數千人仍無法攻克。楊秀清震怒之下,將主將賴漢英革職問罪。後賴漢英想不開投江自殺。不得已,太平軍從南昌撤兵。

最終,江忠源成功守住了南昌城,立了大功,被清廷授“二品頂戴”。

太平軍撤離南昌後,攻佔了九江,然後,胡以晃、曾天養率一部分軍隊向安徽以北發展。他們接連攻下集賢關、桐城、野城後,兵臨廬州。

清廷任命江忠源爲安徽巡撫,緊急趕往廬州救急。

由於抽不出過多人馬,江忠源只帶兩千多兵士冒雨趕往廬州。

路上江忠源染上重病,經六安時,他還留下千餘人助守,自己只帶了剩下的千餘人,被人用擔架擡着趕路。

他就這樣以病體之身,急赴戰場。

當時的清軍大員中有明哲保身的、有隔岸觀望的,還有臨陣脫逃的,而與此相對的是江忠源拖着病體的“逆行”。

而此時廬州守軍只有兩千不到,加上江忠源帶來的也才三千多人。江忠源剛到廬州,太平軍就打了過來。

太平軍還是老套路,挖地道、炸城牆,還後猛攻。江忠源率軍拼死抵抗,擊退太平軍多次進攻。

江忠源是什麼結局?一生剛烈,與太平軍激戰無數 第4張

在江忠源與太平軍廝殺之時,清廷派來的援軍,陝甘總督舒興阿擁兵萬餘人,卻畏於太平軍的兵威,畏縮不敢出擊。江忠源弟弟江忠浚的救援部隊被太平軍攔截在城外,沒法支援。

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況下,江忠源率軍堅持了一個多月,雖然糧食、彈藥幾近耗盡,但江忠源沒有絲毫的怯懦。

但讓江忠源意想不到的是,廬州知府胡元煒竟然偷偷的向太平軍投降了。

太平軍在得知廬州城內的情況後,加緊了進攻。

1854年1月14日,太平軍由水西門突入,殺進城來。

江忠源見城內破,無法守住了,要揮刀自盡,手下人急忙把刀奪了下來,將脖子已出血的江忠源揹着就外城外跑。

但江忠源奮力掙脫了,顧不上脖子的傷口,一邊流着血,一邊揮刀與太平軍搏殺。在轉鬥至水閘橋時,江忠源已身受重傷,爲了不當俘虜,他奮身跳入水潭自殺。

清廷聞知後,上下震悼,追贈江忠源爲總督,諡“忠烈”。

透過歷史的戰火與硝煙,我們還能感受到江忠源身上那濃烈的忠貞報國情懷與剛烈勇猛的軍人氣質,也許當年曾國藩正是看到他身上的這種氣質,才說出了那番話,結果一語成讖。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歷史也是現實取之不竭的智慧與精神源泉。江忠源身上所體現的忠誠擔當精神與報國情懷,到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值得後世敬仰與傳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