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了勝仗:卻簽訂條約做出讓步是對是錯?

本文已影響1.68W人 

  17世紀周後期開始,沙俄越過烏拉爾山向西伯利亞擴張,並割去了原屬中國的大片領土。

  1685年夏天,清王朝的軍隊開始與俄軍進行交戰。彭春等人分別率領兩隊人馬對俄國人的主要根據地,用從葡萄牙進口的大炮進行轟炸,俄軍的死傷人數也佔據了總人數的八九成,於是無奈之下只能投降。

  但是接下來,卻發生了一系列令人驚詫的事。

他打了勝仗:卻簽訂條約做出讓步是對是錯?

網絡配圖

  在此次戰役中,清軍俘虜了很多俄國俘虜,但是康熙卻在戰爭過後,將這些俘虜盡數釋放,並應允他們將自己的武器和財產都帶回去。在雅克薩城被清軍攻佔之後,清兵不僅沒有在這個地方進行駐紮,守住自己的戰果監視俄國人,反而在將城牆摧毀之後,將大軍全部撤離,回到了瑗琿。

  既沒有將俄國俘虜殺害,也不在城內鎮守。這場反擊戰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由於康熙將俄國將領托爾布津釋放之後,此人在不久之後又帶領了一些由烏合之衆組建起來的軍隊佔領雅克薩。他們將原本殘破的城牆再次修建,並且修得比之前還要堅固。他們在城內安然度過了一整個冬天,第二年的夏天他們又得到了許多援助,並且打算死守到底。

  此時康熙心裏在想什麼呢?

  抗日時期,蔣介石的一個部下曾對他說過,"敵猶佔我土而言和者,即是漢奸。"這句話也成爲抗日時期讓全中國都幡然大悟的一句話,是從清王朝將國家出賣之後讓國人第一次開始反省自己的自覺性和自尊心的一句話,同時也是一句經典的千古名句,它能夠讓人準確的判斷孰是孰非。

  在懷揣着這句名言後,開始重新看待康熙的這個行爲。我們不得不質疑。當時康熙的過早讓步是由於他的內心隱藏着極其陰暗的一面。

  康熙認爲,臺灣等地的叛亂,對於國家的主權和對於皇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縱使花盡國庫,用盡全城士兵也要平息這場叛亂。

他打了勝仗:卻簽訂條約做出讓步是對是錯? 第2張

網絡配圖

  但是對於沙俄來說,大清和這個國家本來不是天生的針鋒相對,也沒有不要過於在意。若是當時康熙拿出了當年想要收復臺灣的心情來打這場仗,區區的俄國人,有什麼懼怕不敢打的?但是如果因爲這場仗而讓老百姓武裝起來,雖然外敵被消滅了,但是新的內患也會隨之出現,這時絕對不能容忍的。

  蒙古草原上的可汗們,並不受到康熙的信任,特別是噶爾丹。康熙心裏想要藉助俄國人的兵力,將喀爾喀的勢力削弱,以此平定北方邊疆的憂患。所以當俄國人屢屢入侵漠北地區的時候,雖然蒙族人一次次的抗爭,卻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是當時大清除了賞賜噶爾丹一個華而不實的稱號外,沒有給予軍事支持。也正是因爲如此,噶爾丹的叛逆心理也隨即加重。

  俄國人攻打蒙古,只是爲了利益,而不是貪圖大清的天下。只要給出一點小小的甜頭,又可以平息這場戰爭。大清的疆土寬廣,留下用處也不大,倒不如給出一點給俄國人,這樣還能將北方不安定的因素削減,自己也能安心對付噶爾丹。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買賣。

  用一紙合約換來大清的安康,康熙心裏認爲這是極其划算的一筆買賣。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康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君王。

  隨着條約的簽訂,中原做出了無止境的讓步。索額圖將貝加爾湖畔東面,本來是中原富饒土地的尼布楚劃分給了沙俄,這讓中原的領土遭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損失。

  還有,這個條約還將包括烏第河流域和勘察加半島在內的疆域定成了再商議的區域。但是現如今,這塊區域該何去何從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簡單來說,這款中俄條約,就是一部割地條約。

  也因此有人認爲,這款條約,對中原來說是一款不平等條約,但是若是這樣說,前提是尼布楚得是大清的領土。但是這塊地方卻並不屬於中原的管轄區內。雖說它處在蒙古境內,但是在後來歸附了後金,所以嚴格來說它並不能算是大清的轄區。也就談不上說是清王朝將國土讓給了沙俄,其實尼布楚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塊沒有歸屬的土地,不存在割不割讓的問題。

他打了勝仗:卻簽訂條約做出讓步是對是錯? 第3張

網絡配圖

  割地就是事實存在,無論描繪得多美好,這個條約造成土地的損失是不可抹殺的。

  該條約還明確將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定爲待議地區,其面積不小於300萬平方公里,甚至更大。

  按清朝領土面積一千二百多萬,三百萬,相當於四分之一,可不是個小數目。儘管維護了邊境一百七十多年的平定,但若今天來一個俄國割一個三百萬,明天來一個法國割三百萬,後天來一個英國割三百萬,那邊境再平定,又有何用呢?康熙究竟是爲了百姓的安康,還是一己私慾呢?衆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