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流賊起源於哪裏?最早的流賊並不是農民!

本文已影響2.12W人 

對明朝末年農民起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1646年李自成入主北京結束了兩百多年的明王朝統治,這真是驗證了李世民的一句話,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秦掃六合亂天下者陳勝吳廣也,及至強漢亂天下者黃巾也,唐之黃巢也;元滅金夏宋亡於卻亡於韓福通,今者終於輪到李自成了。流賊困擾了明朝數十年今日終於以明朝敗亡結束,流賊最早來自於哪裏?

明末的流賊起源於哪裏?最早的流賊並不是農民!

陝西首舉義旗

明末的農民起義應該從陝西開始算起,天啓七年王二在陝北起義拉開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大幕。天啓到崇禎之交陝西乾旱尤爲嚴重,明朝政府不似賑災只知道收稅來填遼東的窟窿,“皮骨已盡,救死不贍”,馬克思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農民只能夠拿起鋤頭反抗剝削。此舉得到全國各地的紛紛響應,高迎祥在安塞,王虎在洛川、王和尚在延川,王大梁在漢中南部,王嘉胤在甘肅慶陽,周大旺在武都也插旗舉反,一時間整個西北好像都造反了。所有事情都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陝西的農民起義或許我們應當向前追溯看看。

明末的流賊起源於哪裏?最早的流賊並不是農民! 第2張

崇禎初年三邊總督楊鶴:“內地流賊起於萬曆、天啓年間。援遼兵丁陸續逃回,不敢歸伍,因而結聚搶掠,以漸蔓延。不幸邊地亢旱四載,顆粒無收,京、民二運轉輸不繼,飢軍饑民強半從賊,遂難收拾。”

以楊鶴的話來說流賊最早是來自於遼東的兵丁,他們打了敗仗或者因爲軍隊中受到壓迫而當了逃兵,大學士楊嗣昌再向崇禎的奏摺中也談到了這件事:

“流賊之禍,起於萬曆己未。遼東四路進兵,三路大潰,於是杜鬆、王宣、趙夢麟部下之卒相率西逃。走山西以至綏,不敢歸伍而落草。不期調援不止,逃潰轉多。饑饉薦臻,脅從彌衆。星星之火,至今十九年。”

由此可見流賊最早是遼東的逃兵,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朝大敗,明朝四路進攻但是被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吞掉三部剩下的軍隊不敢再回部隊,雖說明朝打造了遼東鐵騎但其實這只是相對於明朝其他地方而言的,薩爾滸之戰以後明朝對上後金輸多勝少都被打怕了,比如祖大壽在錦州城根本不敢出,大淩河之戰中崇禎調各路援兵結果登州軍根本不敢去,最後孔有德叛亂反而幫了後金的忙。

明末的流賊起源於哪裏?最早的流賊並不是農民! 第3張

同樣的還有崇禎九年八旗兵把京師附近洗劫一空,他們將搶來的民間美女濃妝豔抹的放在車上高舉着“各官免送”的牌子所有勤王軍都不敢攔截,只敢遠遠地跟着把他們送出關外。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所以明朝軍隊害怕後金當逃兵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後金似乎已經做到了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一直都那麼差嗎?其實並不是。

不談永樂年間明朝軍隊戰鬥力達到巔峯,即使是萬曆初期對於周邊國家也是優勢的,尤其是張居正輔政期間,薊門總兵戚繼光,遼東總兵李成樑,無論是女真還是蒙古都能夠彈壓,但這是建立在政治相對清明的情況下的。張居正振興了經濟增加了國家收入,又用考成法提高了官員辦事效率,對於貪官污吏他絕不手軟。當時李太后的父親李衛是後勤總管,他給戚繼光的棉服裏面摻雜了雜草,張居正直接就去找李太后,所以萬曆中興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

軍隊譁變,此消彼長

《明史·列傳》載:“山西巡撫耿如杞勤王兵譁而西,延綏總兵吳自勉、甘肅巡撫梅之煥勤王兵亦潰,與衆盜合”。

但是這些軍隊爲何會譁變呢?我們總說明朝的百姓生活得有多慘,其實很多兵士生活也是非常慘的。崇禎二年後金圍困北京崇禎大駭詔令勤王山西總兵張鴻功的軍隊剛到通州兵部調令前往昌平第三天又調往良鄉。

按照明朝規定部隊剛到一處是不能領當天的口糧的以免有人到了一處又到另外一處吃兩頓,兵部想得真好這樣省好多糧食。我都搞不懂了當兵打仗流血流淚吃點怎麼了,還不讓人吃飽嗎?士兵們趕來勤王是過來流血的結果還不管飯,三天沒吃飯又要行軍這得受多大的委屈哦,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於是大家就地搶糧。

朝廷認爲張鴻功未能約束部隊要處置他,士兵極爲憤慨一鬨而散,他們又不敢回原籍只能落草爲寇或參加農民軍,所抽調的都是各地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力量,現在此消彼長農民軍的實力就大大增強了。

山西總兵張鴻功、巡撫耿如杞都被處死,那些不給糧食的人反而一點事情都沒有。延綏總兵吳自勉、甘肅巡撫梅之煥情況也是差不多。也莫怪明朝軍隊不能打仗,這上了戰場哪有力氣啊,所以在古代都說好男兒不當兵,這是和現在完全反過來的。明朝軍人地位太低,甚至比宋朝還要低,武將見到比自己低幾個級別的都唯唯諾諾,如果同級甚至需要下跪。

但其實即使不譁變軍隊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向之那錢借債勉制弓矢槍刀,依然典賣矣。多兵擺列武場,金風如箭,餒而病、僵而僕者且紛紛見告矣。每點一兵,有單衣者,有無袴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

這段話出自於宣大總兵盧象升的奏摺,宣大是九邊之一糧餉其實比山東等鎮的糧餉要多了但還是這個樣子,沒有武器沒有糧食沒有衣服,整個一三無人員,幸好盧象升是一個好將軍,他不克扣糧餉,朝廷不給錢就自己種糧食所以日子還能夠勉強的維持下去,但是其他那些用軍餉蓋大房子娶小老婆的情況如何呢?

“今官兵所至,動以打糧爲名,劫商賈,搜居積,淫婦女,焚室廬。小民畏兵,甚於畏賊。——《甲申記事》

老百姓害怕官兵更甚於害怕流賊,官兵就像土匪一樣,期待這樣的人去打仗那是不現實的。當時殺良冒功的事情很是普遍,後金的長相和漢人不同農民軍就不一樣了,所以殺了當地百姓就說是殺得農民軍,就這樣朝廷還有獎賞下來。李自成甚至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號,這樣聽起來真的挺可笑的,李自成打到北京百姓甚至是夾道歡迎的,可見明朝不亡實在是沒有道理。

農民起義軍從陝西進入山西逐漸發展壯大,明朝四面圍剿的策略失敗,農民軍成功進入河南,進入了千里平原,隨後又進入湖廣四川,農民起義的火在半個中國遍地開花了,明廷已經沒有辦法在壓制農民軍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