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晚年要拔刀自殺是什麼原因?

本文已影響2.77W人 

李世民晚年要拔刀自殺是什麼原因?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李世民晚年要拔刀自殺是什麼原因?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兩儀殿召開御前會議。會議結束前夕,唐太宗屏退左右,只留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四位重臣。就在四人納悶皇帝爲何留下自己時,讓他們傻眼了一幕發生了。

唐太宗說道:“各位,實不相瞞,我實在是不想活了。”話音未落,唐太宗拔出佩刀,想要自殺。現場頓時亂成一團,最終在大家的阻止下,唐太宗纔沒有自殺成。唐太宗要自殺,究竟爲啥?

因爲儲君問題。別看唐太宗英明神武,當年面對千軍萬馬都沒有眨下眉頭,可在儲君這件事上着實讓他頭大。 唐太宗有14個兒子,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有三個: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按理,李承乾既是長子,又是嫡出,他毫無疑問應該是太子的第一人選。事實上,李承乾從出生那一刻就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即位,年僅8歲的李承乾就被冊立爲太子。

史書也給予李承乾很高的評價,諸如“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性聰敏”、“特敏惠”等等。儘管有誇大的嫌疑,但也說明他確實聰慧。貞觀四年,唐太宗下詔“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啓,令承乾斷決。”

這意味着唐太宗已經有意識地要鍛鍊李承乾的執政能力,而當時的李承乾剛滿12歲。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及患上足疾,李承乾開始叛逆起來,以至於後來和宦官吃喝玩樂,無視自己的儲君身份。

貞觀十六年,李承乾走上了一條萬劫不復的道路,因擔心胞弟李泰有取代自己的危險,進行重演“玄武門之變”,事情敗露被廢,但李泰也不能立爲太子。注意,李承乾被廢第二年,唐太宗就上演了自殺的舉動,這絕非一時興起。

在大家奪掉唐太宗手中的佩刀後,唐太宗嘆息地說道:“我三子一弟(長子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五子齊王李祐、弟弟漢王李元昌),所爲如是,我心誠無聊賴!”意思是說,這四個人都想謀反,我還活啥。

唐太宗又說道:“你們不想我自殺也行,但要答應我一件事。”大家只能點頭,眼看時機成熟,唐太宗說道:“我欲立晉王!”長孫無忌則附和道:“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這一招高明啊,實乃厚黑學的巔峯之作。在唐太宗看來,如果李泰繼位,李承乾和李治必死無疑。如果是性格懦弱的李治即位,則皆大歡喜,於是用“自殺”來逼迫羣臣統一意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