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們那麼有風骨,國破後還是很多人降清了

本文已影響4.61K人 

說起明朝的士大夫階層,那真是鐵骨錚錚,清名在外。尤其是明朝晚期的東林黨人,懟天懟地懟皇帝,一言不和就上奏,氣得皇上只好祭出廷杖和詔獄的大招,才能勉強鎮住場子。

士大夫們那麼有風骨,國破後還是很多人降清了

東林黨人等明朝士大夫雖然屢次觸怒皇上,但這份不懼皇權,敢於發聲的文人風骨也讓士大夫們收穫了不少粉絲。誰知明朝滅亡後,以東林黨魁錢謙益爲首的一衆士大夫,卻一反當初的氣節凜然,轉而向清廷屈膝稱臣,驚得無數粉絲忍不住在心裏直嘀咕:

士大夫們那麼有風骨,爲何國破後那麼多人選擇降清?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01君王死社稷

其實,明朝的士大夫階層降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非是單純的背主求榮,叛國降敵。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大軍浩浩蕩蕩殺入北京城。崇禎皇帝無計可施,只得親手斬殺公主,逼死妃嬪,準備全家以死殉國。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當昭仁公主與長平公主先後倒在血泊裏後,崇禎無論如何狠不下心再處死幾名年幼的皇子。於是,他讓皇子們換上平民的衣服,並安排親信送他們出城。

幾名皇子跪下與崇禎行禮告別,崇禎心知此番一走就是永別。他看着年幼的孩子們,強忍着淚水說道:“你們怎麼這麼倒黴,偏偏生在帝王家呢。今天你們是太子、王,城破後,就是小民了。各自逃生去吧,記住嘍,出去看到做官的人,老者當呼爲老爺,幼者呼爲相公,或稱爲長兄。看到文人,稱呼爲先生;呼軍士爲戶長,或稱曰長官……”

說完,崇禎揮揮手,看着孩子們消失在宮門盡頭。他轉過身,慘淡地笑笑,一步步走上了景山,留下一段君王死社稷的血色傳說。

崇禎之死,徹底激起了明朝軍民抗擊李自成的鬥志。關外的清軍馬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聯合吳三桂一起殺得李自成落花流水,而後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滿清八旗席捲而下,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北京城。

至此,明朝的都城實際上已經落到清軍手裏,但清軍統帥多爾袞實在太會做人,他進京後率先搶佔輿論至高地,快速發佈安民告示說:我們清軍這次入關,是爲了替崇禎皇帝報仇。我們要殺的只有李自成一個人,大家爲官的還能接着做官,爲民的還能安居樂業,我們清軍是絕不會害大家的。

一篇錦繡文章洋洋灑灑,忽悠着明朝軍民俱都對清軍有了幾絲好感。這時多爾袞又繼續發動輿論攻勢,宣傳清軍是漢人吳三桂“借”的,還保證會厚葬崇禎皇帝。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明朝的官員們或許是真的想替崇禎報仇,也或許是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跳槽,總之,不少明朝士大夫紛紛歸順清廷,準備借清軍的手除掉李自成,上替君父報仇,下爲自己謀個出路。

士大夫階層的擁護,促使清軍迅速坐穩江山。而這一古今罕見的權力混亂期,也讓明朝士大夫一邊安慰自己忍辱負重無損氣節,一邊心安理得的向清廷屈膝。

02留頭不留髮

作爲傑出的軍事家,多爾袞深知唱戲要唱全套的道理。取得了明朝士大夫支持後,多爾袞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一邊表示出對崇禎的極度緬懷,一邊加緊收集人力物力等稀缺資源。

一時間,就連東林黨魁錢謙益也一邊喊着水太涼,一邊加入了多爾袞的陣營,弄得清軍一方人才薈萃儼然明朔正統,鬧喳喳又內訌的南明小朝廷反而看着像亂黨。

但光是這樣還不足以凸顯多爾袞的演技,爲了盡一步消除人們對清軍的敵意,多爾袞還命令滿清八旗必須對百姓秋毫無犯,否則一律嚴懲。

恰在此時,有三名清兵私自外出打牙祭,殺了百姓一隻狗分而食之。狗主人看了多爾袞的命令後,將信將疑的去告發,結果多爾袞立刻將殺狗的士兵處死,另外兩名士兵被罰打了一百鞭子外加貫耳鼻遊營示衆。

消息傳出,“中原人士莫不悅服”,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後來多鐸率軍一路南下時,南方民衆自發的抵抗明顯弱了許多。

清軍就這麼輕輕鬆鬆的飲馬長江,而被佔領的江南地區百姓竟然對清軍的敵意極少,有些地方甚至還表現出了友好態度。

比如清軍到太倉時,“民香花迎之”,而蘇州的百姓也表現出對清軍的歡迎,他們推薦了代表拿着黃旗線香到清軍大營納款,以示臣服。

江南百姓喜迎清軍入城時,清軍確也做到了軍紀嚴格,特別是當清軍攻下明朝舊都南京後,還專門傳示百姓“不殺人,不剃頭,照常樂業”。

如此“友好”的清軍,也換來了南京民衆興奮地在自家大門上揮毫寫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可惜,江南百姓和明朝的士大夫們不知道,他們心目中的“仁義之師”,即將撕下和善的僞裝,露出可怕的本來面貌。

1645年6月15日,多爾袞眼看大局已定,不顧此前友善的承諾,悍然頒佈嚴厲的“剃髮令”,要求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僅僅一個月後,可怕的“易服令”也帶着獰笑而來,那上面明晃晃寫着: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一時間,天下大譁。漢人們高呼着“寧爲束髮鬼,不作剃頭人”,與滿清展開殊死搏鬥。揚州三屠、嘉定十日等慘案接連上演,那些投降清軍的明朝士大夫,也隨着滿漢關係惡化風評大變,成了百姓眼中毫無骨氣的變節小人。

但此時明朝士大夫們已然無法回頭了。南明小朝廷如泥菩薩過河,天下大半江山落入清軍之手,士大夫們無處可去,唯有自盡與留在清廷兩條路而已。

降清已經是降了,不管士大夫們是真沒看破多爾袞的僞裝也好,藉機苟圖衣食也罷,這名聲都是同樣的臭大街,縱使立時自盡,也是洗不白了。

正因如此,明朝士大夫們只能一條路走到黑,繼續頂着個“貳臣”的臭名聲在清廷混口飯吃,至於氣節風骨云云,那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士大夫們早已忘了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