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是雍正的重臣,爲何乾隆繼位後卻燒了他的石像呢?

本文已影響2.89W人 

李衛是清朝名臣,是雍正時期的第一重臣。爲官清廉,不畏權貴,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李衛在雍正時期風生水起 乾隆繼位之後他的結局如何?乾隆爲何燒燬李衛的神像?

李衛是雍正的重臣,爲何乾隆繼位後卻燒了他的石像呢?

歷朝歷代都有賣官鬻爵的醜惡現象,那些花錢上位的官員,後來大多成了貪官污吏,這很好理解,因爲他們花錢買官的目的,就是爲了大撈一把。但清朝出了個例外,這就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賞識和重用,成爲雍正心腹,被其稱爲“國之衛器”的李衛。

據《清史稿·李衛傳》《清高宗實錄》等史料記載,生於江蘇豐縣的李衛至少是個富二代,家裏很有錢。中國人歷來都有望子成龍的傳統,家裏再窮也要想盡辦法讓子女上學讀書,李衛這種有錢人家,就更不用說了,讀到月球也供得起,然而李衛卻不是讀書的料,上了一段時間的學,什麼也沒學到,還覺得上學比吃黃連還苦,比坐牢還難受,後來乾脆不上了。

這個“目不識丁”的傢伙,卻贏在了起跑線上——公元1717年,30歲的李衛花了一筆鉅款,買了一個員外郎的官職,實授兵部員外郎,從五品,人生起點竟然比進士還高,因爲進士的第一份工作,多半是翰林院檢討,從七品。

這傢伙雖然沒文化,運氣卻出奇地好——康熙末年,“九子奪嫡”事件爆發,康熙的二十四個兒子,參與奪嫡的有九個,其中就有四阿哥胤禛,最終四阿哥勝出,康熙去世後繼位,是爲雍正皇帝,而在這之前,李衛就是四阿哥的人。

如果說站隊正確是第二個起跑線的話,那麼第二個起跑線,他也贏了。李衛雖然沒文化,但智商絕不欠費,頭腦靈活,甚至可以說出奇地精明能幹,而且善於並敢於出“奇招”。

比如在康熙朝戶部任小職員時,當時分管戶部的一位親王亂收費,每收一千兩錢糧都要加收十兩,美其名曰“收平餘”,李衛說領導這樣不行哦,您不能這麼幹哦,諫阻多次都無濟於事。

李衛便毛了,也不管他是親王還是什麼王,更不管得罪對方的後果,弄來一個櫃子放在走廊上顯眼的地方,讓人幫他在上面寫上“某王贏錢”字樣,“某王”見了既難堪又惱火,自然不敢再收了。

當時的雍正也是親王,同樣是親王,李衛的這個舉動,卻令他刮目相看,也許從那時起,雍正就覺得“這小子不錯”了,所以後來他繼位後,立即任命李衛爲雲南鹽驛道,讓他去那裏主管鹽政。

李衛是雍正的重臣,爲何乾隆繼位後卻燒了他的石像呢? 第2張

當時的鹽業是賦稅的重要來源,也是貪污腐敗的重災區,這樣的錢袋子,雍正是不會讓一般人去管的,必須得是他信得過的人。李衛沒有辜負這種信任,把這個錢袋子,替雍正管得好好的,由於政績卓著,很快就被提升爲雲南布政使,併兼管鹽務。

雍正讓李衛到雲南,原本是想讓他到基層去“實習”和鍛鍊,至此算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可以讓他挑更重的擔子了,於是從此以後,李衛就在一路高升的路上停不下來了,從雍正三年的浙江巡撫,到雍正四年的兼任兩浙鹽政使,到雍正五年的浙江總督,短時間內一躍而爲朝廷一品大員、封疆大吏,上升速度之快,簡直讓人頭暈。

雍正皇帝對他超乎尋常的器重,主要原因當然不是因爲他是“自己人”,目不識丁的李衛之所以能成爲皇帝大人最爲倚重的大臣之一,自有他的“絕招”。一是他爲人正直,敢說敢爲;二是清正廉潔,雖然最初的官職是花錢買來的,他卻從未想過撈回本錢然後再大撈一把,而是真正想當個好官、能吏。

三是對雍正皇帝忠心耿耿,從來不做對他不利的事情,而對雍正交代的每一件事情,都盡職盡責地去完成,而且都很令雍正滿意。這樣的員工,哪個領導不喜歡並重用呢?雍正稱他爲“督撫模範”,也就毫不奇怪了。

從李衛的任職經歷看得出來,很多時候雍正都是把鹽政這個重要的工作交給他主管或兼管的,這跟他在雲南初掌鹽政就積累了豐富的相關經驗有關。在浙江任上,李衛不但在管理鹽政、查緝私鹽方面成就突出,還自籌資金修築海塘,並且善於捕盜,而且於雍正七年一舉偵破了甘鳳池的反清復明案。

早在康熙時期,武藝高強的甘鳳池就是反對朝廷的“朱三太子案”的參與者,沒想到逍遙這麼多年後,栽在了李衛手裏。然而,也許是爲人太過剛正的緣故,李衛辦起事情來從不講情面,而且嫉惡如仇,觸及到不少官員的利益,得罪了不少官員,一些人竟上疏彈劾他“恃能放縱,操守亦不純”,雍正只好提醒他——你小子要謹慎啊。

實際上,李衛的不講情面和嫉惡如仇,正是雍正所欣賞和需要的,但太簡單粗暴,在險惡的官場是不好混的,所以雍正叫他“汝宜勤修涵養,勉爲全人,方不負知遇”。後來擔任直隸總督時,又有人向雍正反映李衛“任性使氣,動輒肆詈”,雍正又馬上告誡他“丈夫立身行己,此等小節不能操持,尚何進德修業之可期?當時自檢點,從容涵養”。

這可有點難爲他了——既要他剛直不阿,又要他有涵養、做個全人,請問皇帝大人,你自己能做到嗎?至於李衛是否聽了雍正的話,是否達到了他的要求,這就很難說了,最大的可能是,李衛乾脆來了個“置之不理”,該咋整咋整,所以後來才導致了乾隆皇帝的厭惡。

實際上,雍正去世、乾隆繼位後,李衛依然受到重用,還因其能秉公執法,而獲乾隆賜“四團龍補服”。別看只是一件衣服,這種衣服,卻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是皇帝獎勵勳臣的服裝,在長達276年的有清一代,獲賜這件衣服的,僅有區區73人,因軍功和皇族地位獲賜的佔了絕大多數,因秉公執法而獲得的,李衛是僅有的一例。

然而,李衛病逝後,之前專門給他安排過御醫的乾隆,不知爲何突然非常厭惡地如此評價:“李衛於督撫中並非公正純臣,在浙江無功德於民,聞其仰借皇考恩眷,頗多任性驕縱之處。設使此時尚在,猶當究治其愆!”

這說明李衛並非那麼高大上,他終究沒有做到雍正希望他做到的那種“全人”,而在乾隆眼裏更是不堪,連“公正”都沒做到,在乾隆看來,他在浙江期間也沒做過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情,還仗着他老爸的恩寵而任性驕縱,甚至表示如果他還在人世,非治他罪不可!

這就有點搞笑了——既然他那麼不是東西,你爲毛還賜給他那麼一件衣服?要知道,這種“恩眷”,你老爸都未給過他哦!看來乾隆對李衛的厭惡,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後來當他來到杭州西湖,在花神廟裏看到李衛及其妻妾的神像,頓時勃然大怒:“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爲可異!”命人撤走一把火燒了。

而浙江人民之所以自發地給李衛及其妻妾立像,正是爲了感念他在浙江任職期間爲民做了不少好事。俗話說公道自在人心,評價一個父母官的好壞,他治下的百姓最有發言權。

李衛是賢臣,他對清朝雍正時期所做的貢獻不可小覷。乾隆對他的態度從好到壞,也是在李衛死後,然而乾隆沒有意識到李衛的價值,反而將他的缺點放大,個人的觀點強烈,這不是一個正確的看人方法。值得欣慰的是,以現在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來看,乾隆必然會遭受越來越多的非議,像李衛這樣真正幹實事的人,將會受到歷史越來越公正的代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