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躁公繼位後,遭到義渠南鄭和魏國的打擊

本文已影響1.82W人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到了秦躁公當政後,原本臣服於秦國的義渠和南鄭兩個戎狄國先後解除與秦國的友好關係,不僅不再進貢,反而對秦國進行了有力的反擊,而同一時期,三家分晉的魏國也趁機對秦國展開了爭奪河西走廊的戰役。原本在秦厲共公時期都向秦國進貢的國家,爲什麼僅僅幾年之後紛紛反戈一擊呢?

我們知道,從秦穆公稱霸春秋開始,秦國一直苦心經營西部邊隅,雖然偶爾也跟中原各國發生一些大小戰爭摩擦,但都是打打和和,並沒有影響彼此姻親關係。但當秦哀公幫助楚國復國以後,晉國也被魏趙韓三家代替,秦國當面就出現了少有的秦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所以在秦厲共公時期,諸侯們除了懼怕秦國攻打以外,也在通過緩和跟秦國的關係來處理好各自國家的內部矛盾,重新積蓄新生力量。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就出現了大小諸侯國向秦國進貢的情況。

作爲春秋戰國的象徵,周王室一直還存在着,按照常理,諸侯各國只能向王室進貢。即使象齊晉鄭等國也先後接受過諸侯的進貢,但他們都是周王室的宗親,起碼還能有個進貢的藉口。但秦國就不一樣了,西周天子分封諸侯,秦國只是給周王室放馬的,給秦非子的屬地也不過區區五十里巴掌大塊地方。所以,秦國靠不斷的征戰和從戎狄各國手中獲得地盤,自然引起戎狄人的不滿。

秦躁公繼位後,遭到義渠南鄭和魏國的打擊

同時,從秦厲共公當政三十四年的情況看,看似時間不長,但秦國王室卻出現了少有的貴族當權現象,原本兄弟讓賢的傳統也慢慢以子繼父位來代替。而諸侯各國紛紛進貢更是助長了貴族驕傲自滿的情緒,從一定程度上說,秦躁公的諡號也說明他的性格是個比較急躁的人。在多個因素的影響下,原本心裏就不服氣的戎狄小國就看到了脫離秦國的空子,開始向秦國要回自己的領地。我們一起來看看,秦躁公當政時,都有哪些國家對秦國進行了反擊?

首先,地處巴蜀的南鄭通過反擊脫離秦國的控制。在上一章節裏,我們說了,秦厲共公時期,地處秦嶺的巴蜀是第一個向秦國進貢的。可爲什麼他們又第一個跳出來反擊秦國呢?關於這一事件的描述,《史記》僅用了“南鄭反”三個字一筆帶過。但我們仍然從中看出當時巴蜀脫離秦躁公統治的火藥味。

巴蜀爲什麼要反秦?我們通過秦國從西向東遷移的過程就能看出,雖然秦國前一兩百年,並沒有跟巴蜀發生正面戰爭,但巴蜀一直都是秦人嚮往和西征的最好戰略要地,這一點,從戰國後期秦國收復巴蜀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當巴蜀向秦國進貢這幾十年情況看,他們是看到了秦國圖謀中原的企圖,也看出了巴蜀遲早也要被秦吞併的危險,所以,脫離秦國的控制越早越好。秦躁公的不作爲和秦國貴族當政正好給了他們一個跳出控制的機會。

秦躁公繼位後,遭到義渠南鄭和魏國的打擊 第2張

其次是義渠國的報復之戰。在秦厲共公時期,義渠國也是給秦國進貢的國家,但在秦厲共公後期,他還是對義渠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還殺了義渠國王。所以,義渠國一直在尋找機會來報這個仇。

根據史書記載,義渠國爲了報仇用了近十幾年的時間來準備,所以在戰爭開始後也是打得非常激烈,秦國甚至有點抵擋不住,一直讓義渠國打到了秦國的腹地渭水旁邊。大家知道,秦國的都城雍城就在渭水河邊,可以想象,義渠國的這次進攻有點想要滅亡秦國的意思。好在,秦國的實力還在,最後還是把義渠國打敗攆回了老家

第三個攻打秦國的就是三晉之首的魏國。當初三家分晉時,也是以魏國的實力最強,而魏國的時任君王又是魏文侯,可以想象,在魏國面前出現一個內部權責不分,外部又多襲擾的秦國,這個昔日勁敵的替身能不心動嗎?所以,對秦國的試探打擊自然是免不了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秦躁公繼位後雖然多次受到多個國家打擊,但並沒有讓秦國受到很大的損失,原因就是秦國的整體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只是秦穆公以後的幾代國君沒有很好的利用人才,又缺乏跟中原諸侯國進行有益的聯盟,這才讓人家鑽了空子。

秦躁公繼位後,遭到義渠南鄭和魏國的打擊 第3張

但是,從秦躁公開始,秦國又處於一個相對滑坡的發展時機,新的諸侯爭霸戰爭又以魏國的蓬勃發展而變得越來越激烈,尤其是魏文侯重用吳起進行魏武卒改革,把戰國軍事水平又提高一個新的臺階,從而帶動了齊技擊、魏武卒、秦銳士和趙邊騎各個特種部隊的發展。(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