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第一個當盟主卻險些被滅國的男人?

本文已影響2.36W人 

吳王夫差,第一個當盟主卻險些被滅國的男人?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春秋戰國時期,從齊桓公第一次開始會盟稱霸,在此後時間裏,年年都有會盟這一活動,這是一幫強大的國家召集會盟,以此來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倘若一些國家和召集會盟的國家實力相仿,而且不同意,這樣的話就不會產生霸主。

吳王夫差,第一個當盟主卻險些被滅國的男人?

而吳王夫差是春秋時期唯一的一個因盲目稱霸而差點使得國家滅亡的君主。

公元前480年,吳國戰勝了強大的齊國,於是兩年後,吳王夫差就在黃池這個地方召集諸侯國進行會盟,會盟的時候來了一個大國,就是當時的晉國。吳王夫差知道,晉國是大國,不會承認吳國的霸主地位,於是爲了讓晉國同意,就調集了國內大量的精兵,想威脅晉國同意自己的霸主地位。

當時的晉國國君也知道夫差沒按好心,於是就不怎麼想去,當時主持晉國朝政的趙鞅覺得夫差來勢洶洶,要是不去,就顯得怕他,弱了吳國一頭,於是晉國國君也針鋒相對,帶領了大批的人馬,去黃池赴會。

黃池大會就在雙方箭弩拔張的氛圍下進行着,經過了一系列的活動,終於到了最主要的一步“定盟”,這個時候,雙方就因爲一個問題僵持住了,那就是誓血爲盟和在盟約上簽字的時候,到底誰應該第一個寫名字?

這是一個面子問題,簽在後面就顯得弱了別人一頭,於是,吳國和晉國雙方誰都不肯讓步。晉國說:“我們一直是中原諸侯的領袖,簽字肯定是簽在最前面”,而吳國就拿這個輩分來說事情,說到:“我們吳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叔叔,而你們晉國地祖先是周成王的弟弟,這個輩分比起我們差的太多了,所以應該是我們吳國排在前面”。

雙方爲了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一直都沒有個結果,雙方雖然都帶了兵馬,但是都是爲了威懾對方,並沒有打架的想法,於是談判就陷入了僵局。這個時候,從吳國傳來消息說:“勾踐趁着吳國空虛,攻打吳國,太子陣亡,吳國危在旦夕”。

聽到勾踐端了自己的老窩,夫差氣壞了,大臣們都建議說:情況危急,先不要管盟約的事情了,趕緊回國吧,但是夫差紅着眼睛說:“先逼着晉國簽了盟約再走”,於是,半夜的時候,就率兵偷襲晉軍,晉國有大臣覺得肯定是吳國出了內亂,不然夫差不會輕易動兵,於是勸解晉國的君王答應了夫差的要求,讓夫差在盟約上第一個簽了字。

於是,夫差就帶着晉國的軍隊火速返回吳國,經過幾個月的疲勞行軍,終於返回了吳國,長時間的行軍,使得軍隊軍心渙散,沒有什麼戰鬥力,根本扛不住越國的進攻。於是,就派出了使者前去求和,勾踐覺得現在還滅不了吳國,於是就同意了求和。正是這次黃池會,使得吳國差點滅了國,可以說,吳王夫差是第一個當了盟主被差點滅了國的那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