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寶的《搜神記》中臥冰求鯉簡介

本文已影響2.24W人 

臥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爲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爲孝道經典故事。2006年12月入選山東省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王祥(184-268),字休徵,琅琊臨沂人,西晉大臣。王祥因孝名和功績被加官晉爵,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壽終八十四歲,其孝名爲歷代所傳唱。

幹寶的《搜神記》中臥冰求鯉簡介

典故出處

搜神記

幹寶《搜神記》卷十一

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歎,以爲孝感所致焉。

釋義: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爲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至:極,很,非常。

慈:慈愛。

譖:說壞話誣陷別人。

牛下:指牛棚。

炙:烤(肉);烤的肉。

幕:網.蓋朱氏“求生魚”“思黃雀炙”是乃病中不思食,故有此非常要求,又因王祥之至孝,故有“臥冰求鯉”。

晉書

幹寶的《搜神記》中臥冰求鯉簡介 第2張

房玄齡等編撰《晉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

王祥,字休徵,琅邪臨沂人,漢諫議大夫吉之後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闢不就。

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灸,復有黃雀數十飛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歎,以爲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結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

二十四孝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爲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其中臥冰求鯉故事中的主人王祥被列爲24孝子之一,證明該故事從元代起傳講。

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齧指心痛,單衣順母,親嘗湯藥,拾椹供親,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懷桔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心憂,乳姑不怠,親滌溺器,棄官尋母。

新編二十四孝圖

幹寶的《搜神記》中臥冰求鯉簡介 第3張

王祥,晉朝琅琊(今山東臨沂)人,性至孝。其母早亡,繼母朱氏,生子王覽。朱氏偏愛親生兒子,常令王祥乾重活、吃糙飯。但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帶,日夜照顧,湯藥必先

嘗後進。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着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臥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繼母。繼母死後,王祥悲痛,依禮安葬。王祥對其弟王覽,十分愛護,王覽對兄長特別尊敬,兄友弟恭,遠近聞名,時人把他們的居處稱作“孝悌裏”。臨沂“孝悌裏”猶存。

孝梯裏中頌王祥,臥冰求鯉傳四方。

一片孝心感繼母,王覽效法敬兄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