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八家簡介:清代時期以杭州爲中心的篆刻流派

本文已影響1.39W人 

西泠八家,清代以杭州爲中心的篆刻流派。其治印宗漢法常參以隸意,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直接開啓了近代篆刻。指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他們的篆刻藝術風格又被稱爲“浙派篆刻”,是清代以杭州爲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開啓了近代篆刻。雖稱“浙派”,但其輻射遠不限於浙江一隅,對篆刻史的影響極爲深遠。其治印宗漢法常參以隸意,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方中有圓,蒼勁質樸,古拙渾厚,別具面目。

西泠八家簡介:清代時期以杭州爲中心的篆刻流派

“西泠八家”的印譜已出版丁仁《西泠八家印選》《丁敬印譜》《趙之琛印譜》《錢鬆印譜》《清代浙派印風》。關於“西泠八家”的研究,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有了巨大的進步,比較權威的有林乾良《西泠八家研究——丁敬》、孫慰祖《陳鴻壽篆刻》、方小壯《丁敬研究》、朱琪《西泠八家研究——蔣仁》等,其中篆刻史學者朱琪正致力於對“西泠八家”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究。

人物介紹

丁敬(1695—1765),字敬身,號硯林,別署鈍丁、梅弄、清夢生、玩茶翁、勝怠老人、孤雲石叟、丁居士和龍泓山人等,浙江錢塘人。自幼家貧,以賣酒爲業。曾舉“博學鴻詞”不就,終身淡薄功名不願仕宦。博學好古,精於鑑賞,擅畫,尤善畫梅,用筆蒼秀,極粗頭亂服之致。篆刻成就極高,取法秦漢,並吸收何震、朱簡之長,參以隸意,用切刀法刻印,別具面目,爲“浙派”創始人,“西泠八家”之首。書法分隸皆入古,篆書尤妙。

蔣仁(1743—1795),原名泰,字階平。因得到漢“蔣仁”銅印而效汪關之例改名,更號山堂、吉羅居士、女牀山民,浙江仁和人。一生布衣,詩畫兼工,行楷書稱妙當時,被推爲“當代第一”。尤善治印,印風、刀法蒼勁簡古,篆法靜穆洗練,較丁敬則稍趨工整,形式亦少變化,故章法上看來更爲純熟。亦善刻竹與畫山水,皆有逸趣,爲時人所喜愛。

西泠八家簡介:清代時期以杭州爲中心的篆刻流派 第2張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浙江仁和人。樹穀子,監生,官濟寧同知。工書,嫺熟隸法。隸書摹《校官碑額》,小隸有似《武樑祠題字》。精於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故隸法中參以鐘鼎,愈見古雅。撫印爲丁敬高足,有出藍之譽,與丁敬並稱“丁黃”。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雋,以澹墨簡筆寫取神韻,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惲壽平。官濟寧時,一花片葉皆能於質庫易錢。間作墨梅亦饒逸緻。

奚岡(1764—1803),初名鋼,字純章,後字鐵生,號蒙泉,別號奚道人等,浙江錢塘人。祖籍安徽歙縣,從小隨父親寓居錢塘。工書法,行書、草書、篆書無一不精,其成就最大的是篆刻和繪畫。在篆刻上,他宗法秦漢古印,推崇丁敬,筆法拙中求放,佈局善變,古樸雄健,並善用切刀,領浙派篆刻陽剛風氣之先。奚岡在繪畫上也有很高造詣,名重一時,代表作有《春江棹舟圖》《溪山素秋圖》《溪山秋靄圖》等。生性耿介,終生不仕。著有《冬花庵燼餘稿》三卷。

陳豫鍾(1762—1806),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人。出生於金石世家,收藏頗豐,喜作蘭竹,篆書得李陽冰神韻,遒勁工挺,篆刻取丁敬及漢印法,典雅工緻,增益修飾,和陳鴻壽年齡彷彿而結爲至交,並稱“二陳”。癖好金石文字,精於墨拓,收集拓本數百種。著有《古今畫人傳》《求是齋集》《求是齋印集》等。

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曼壽、種榆道人,浙江錢塘人。拔貢,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等。能詩文,擅長書畫,行草篆隸都有自己的風格。陳鴻壽好金石碑刻,收藏甚富;又以製作紫砂壺著名,人稱其壺爲曼生壺。著有《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篆刻有《種榆仙館摹印》《種榆仙館印譜》等。篆刻宗法秦漢璽印,旁及丁敬、黃易諸家,與陳豫鍾齊名。

趙之琛(1781—1852),字次閒,號獻父,別號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人。嗜古,長於金石之學,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以陳豫鍾爲師,兼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亦工書善畫,媲美奚岡。山水師黃公望、倪鑽,以瀟疏幽淡爲宗。花卉筆意瀟灑,點色清雅,饒有華巖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染,體態畢肖,爲寫生能手。晚年喜畫佛像。著有《補羅迦室印譜》。

錢鬆(1818—1860),本名鬆如,字叔蓋,號耐青,晚號未道士、西郭外史,浙江錢塘人。善作山水花鳥,尤其精行、隸二體,篆刻法丁敬、黃易和陳鴻壽諸家,後復歸秦印,嘗摹漢印二千餘方,廣收博取,融會貫通。其作品章法出新,而刀法則能總結前人經驗,以切中帶削的方式表現出線條的立體感,在“西泠八家”中有開宗立派的面貌,吳昌碩亦受其影響。著有《鐵廬印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