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41W人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蘇軾 〔宋代

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裏,特與荔枝爲先驅。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

雲山得伴鬆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赬虯珠。

似聞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爲口,一官久已輕蓴鱸。

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

譯文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南有楊梅北有盧橘,白色的花朵青青的葉子冬天也不落敗。

煙雨濛濛的春天,它們的果實開始成熟,堪稱荔枝的先驅。

荔枝的外殼好似海上仙女的大紅襖,荔枝的內皮便是仙女紅紗的內衣。

根本無須美人楊貴妃賞鑑,荔枝本身自有動人的資質、絕世的姿容。

天公遺留這仙品在凡塵,不知是有意爲之,還是無意使然。

這荔枝與松樹一同生長,不像山楂、梨子那樣,會因霜雪變得果質粗糙。

主人清洗杯盞,斟滿了美酒,用潔白的盤子端來了這紅色龍珠般的荔枝。

我聽說荔枝的美味好似烹製好的江鰩柱,又像鮮美的河豚腹。

我一生做官不過是爲了餬口養家,爲求得一官半職,早把鄉土之念看輕了。

哪裏知道人生變幻無常,居然能在異鄉品嚐到如此佳果,貶謫到這遙遠的南方也是一件好事啊。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蘇軾在惠州初食荔枝後作此詩。

賞析

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四月,蘇軾第一次吃到了因博得過楊貴妃的一笑而聞名的荔枝。經他的品賞,荔枝本身就被比作了穿着絳羅襦和紅紗內衫的海山仙人、傾城美女,不是給“妃子笑”作陪襯的物品了。相反在詩裏,妃子倒過來只成了荔枝的陪襯,一起作爲陪襯的還有山楂和梨,都被荔枝比下去了。與荔枝同享讚美的是作爲荔枝伴侶的鬆、檜和品味相像的江鰩柱、河豚魚,而楊梅和盧橘則因爲比荔枝稍爲早熟,許其爲“先驅”。東坡先生一邊喝着桂花酒,一邊饒有興致地作着點評,令人感到情趣盎然,而細讀之下,卻又寓意良深。荔支的“厚味”和“高格”原是東坡先生的人格像喻,“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寓含着不需要皇家的賞鑑,其自身的美便具有價值的意思。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第2張

與黃州時期詠海棠的詩相比,雖然都是以物自比,借物抒懷,但含義很不相同。海棠詩是一片悽清寂寞的氛圍,詩人與海棠孤獨相對,同病相憐;此詩卻顯得熱鬧,爲荔枝找了許多先驅、陪襯和伴侶,彷彿並不孤獨。海棠是那種流落異邦、得不到欣賞的美,荔枝則是自具風姿、遠處南方的雲山之上與鬆檜同老、不必等待欣賞的美。所以,寫海棠詩的蘇軾心懷孤傲不平之氣,寫荔枝詩的蘇軾則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頗爲放達自適。所謂“南來萬里真良圖”,這遠離朝廷、沒有霜雪打擊的南方,纔是適宜於荔枝生長之地,回顧北方的霜雪之下被困的山楂和梨,真是粗俗之物了。

因此,作此詩的次年,蘇軾再次吃到荔枝的時候,就更明快地表示: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