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探索:之乎者也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本文已影響2.01K人 

之乎者也,拼音是 zhī hū zhě yě,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借指話語或文章半文半白;也用來形容文言文,還形容半文不白的文章。出自(宋)文瑩《湘山野錄》。那麼成語之乎者也的主人公是誰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歷史文化探索:之乎者也的典故及故事介紹

出處:《湘山野錄》(太祖)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對曰:“語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釋義】:譏諷文人咬文嚼字,不講實際。

【故事】: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外城。

他來到朱雀門前,擡頭看見門額上寫着“朱雀之門”四個字,覺得彆扭,就問身旁的大臣趙普:“爲什麼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寫‘朱雀之門,四個字?多用一個‘之’字有什麼用呢?”趙普告訴他說:“這是把‘之’字作爲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後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什麼事情啊!”

後來,在民間便流傳一句諺語:“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